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第230章 刀起,人头落(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最新章节。

一夜向东南顶雨行军八十里,不眠不休,李辰终于带着部队在一处小山畔,但李辰并未停留,还要继续行军。

不过,那些铁场来的刺头兵却怨声载道,不干了。

“疯了吧?哪有这么行军的?再这样,我他玛不干了,回铁场去睡觉。”

一个刺头兵骂骂咧咧地道。

“就是,老子困死了,不走了,现在就要睡觉。”

另外一个刺头兵也骂道,翻身下了马。

有这些人带头,其他的那些铁场刺头兵全都下马,往地上一坐,不走了,吵吵嚷嚷的,就要吃饭睡觉。

“玛了个巴子的,瞅你们那点儿出息,你看看人家的兵。

人家那可是玉龙河的乡勇,而你们是曾经所谓军中的精锐。”

沈半城破口大骂道,过去挨个儿将他们踢起来骂道。

一群人纷纷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结果就看到,玉龙河的乡勇部队,经过了一夜的急行军后,居然依旧排列得整整齐齐,人人端坐于马背之上,脊背挺得笔直,宛若一柄柄标枪也似。

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就有刺头兵不服,嘴里骂道,“摆样子装像谁不会?有个毛用啊。真打起仗来,装个逼摆个造型就有用啊?”

“放你娘的狗臭屁,人家可是击溃了几千鄂金蛮子兵的,战斗力能差到哪里去?再不济也比你们这帮整天就知道吹牛逼的赤佬兵痞强。”

沈半城破口大骂!

李辰早已经将这边的情况尽收眼底,却不动声色。

侯小白在旁边一撇嘴,“一群军纪废弛的废物,还想跟咱们比个高低上下的,有这个资格么?”

“老子的兵一个能打他们十个,不,二十。”

赵大石也哼了一声,眼神轻蔑。

李辰刚要说话,突然间,前面马蹄声响,稍后,有斥候来报。

“大执事,前方七里,有个百来户人家的小村子。但村子后方,有大队鄂金骑兵,至少有八百之众,正向着那个小村子方向驰来。

如果所料不错,应该就是追击赵明德将军的巴克什一部。”

斥候半跪报道。

“向小村方向驰来?他们,这是要劫掠屠村!”

李辰眯起了眼睛,眼底有冷厉的神色一闪而过——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遭遇战!

随后,他一拨马头,便已经到了远处沈半城那边。

“兄弟,啥情况?”

沈半城见李辰神色肃重地走过来,便知道有事,登时精神一振道。

“斥侯来报,有八百鄂金骑兵向前方七里的小村而去,恐怕要屠村。

无辜百姓眼看便要葬身虎狼之口,我们不能不救!”

李辰肃重地道。

还没等沈半城说话,旁边就有一个刺头兵跳了起来,“说得容易,怎么救?那可是八百鄂金蛮子,精锐至极的骑兵。我们只有四百人出头,并且一夜顶雨强行军,人困马乏,跟士气正壮且人数是我们一倍的鄂金蛮子打?

疯了吧?

爱他妈谁去谁去,老子不去送这个死。”

“你叫什么名字?”

李辰转头望向了那个刺头兵,眼神冷冷。

“我叫马大彪,咋了?你一个乡野山民,还真当自己是盖世英雄了?

就算我打不过你,可老子以前也当过仁勇副尉,你少跟我乍乍乎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