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想要断情绝爱,功法偏要双修》最新章节。
为何不想偿还?
无非是不愿承认对方的优秀罢了。
……
姜墨按捺着心中不满,保持和善地笑容,提议道,“在下今日代表蜀山来此与书院的诸位论道,就势必要有个结果。
“既然在这文无第一诗会上,难以分出高下,那么我们不妨换一种比法?”
虞天衡听言,眉头微皱。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其实他完全可以一口咬定,双方水平不相上下,让诗会就此结束。如此一来,山河书院和他自身的颜面,就都能保住。
奈何对方把话说到了这份上,若是他不答应,待到今日诗会之事传扬出去,届时怕是要遭人口舌,甚至是谩骂和诋毁。
虞天衡只好顺着姜墨的意思问:“不知是何种比试?”
姜墨解释道:“说来惭愧,在下此番初访白鹿书院,行至山门时,见云岚叠翠、碧水环流,竟忽得半联拙句。奈何……
“在下冥思苦想至今,都未能想明白这前半阕,该如何下笔。
“故而,在下便想将这半联拙句分享于诸位。若是在座诸位,能帮在下完善这首诗,那么在下便甘拜下风。”
他这是试图以白鹿山来考校山河书院?
孩子们,这太好笑啦!
话说这写白鹿山的诗词,没有八百也有一千了吧?
就先前虞师兄的诗,也是描绘白鹿山之景。试问,这世上还有谁能比我们山河书院更了解白鹿山?
依我看,你这就不是来踢馆的,是来献丑的吧?
……
虞天衡制止了场间众人的出言不逊。
虽说他也有类似的想法,但念在先前姜墨所作那首诗带给他的震撼,这次他倒是表现得相当认真严肃,“还请道友着墨。”
“好!”
姜墨做出回应后,就在挥袖之间,在手中幻化出了一只毛笔,毛笔受灵韵环绕,浮现出层层叠叠山水之意。
他提笔挥毫,在半空中留下墨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姜墨曾想过用“白鹿”替换掉“庐山”,但碍于这是千古名句,姜墨实在狠不下心、也没有这个自信进行修改,就直接保留下来。
毕竟前世的“白鹿书院”也是在庐山。
若是山河书院修士实在不能理解,也不是不可以补充点额外说明。比如,就可以托词说,在西南蜀地的凡间百姓,都是这样称呼的……
好在,包括虞天衡在内,众修士的反应来看,他们似乎都能理解庐山的含义。
难不成这儿以前真叫庐山?
是山河书院的人,把山名给改了吗?
原因可能很多,但只是个地名而已,倒也无需过多纠结,能给到效果就好。
……
虞天衡看到这句诗时整个人都是懵的。
这里的懵,不是贬义。
之所以他会很懵,是因为这是他认为的,最适合“庐山”的诗。
庐山这个称谓对于山河书院的修士来说,是个只能在古籍残篇里看见的古称。
据说最远可以追溯到上古第三仙朝时期。
后来,白鹿书院在此开宗立派,这里也就被叫作了白鹿山。伴随着大争之世的结束,白鹿书院改名为山河书院,白鹿山却依旧还是白鹿山。
白鹿山承载着山河书院的过往一切,亦是山河书院所有修士的归宿。
这里留存他们的传承与骄傲。
是他们的全部。
他们知晓白鹿山的方方面面,也试过从各个角度观赏白鹿之景。此间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都能找到他们的足迹。没有任何人会比书院更了解白鹿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对于他们来讲,不仅是在描绘景观、或是讲述某些道理,还在向他们传递着归宿感。
虞天衡被难住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去接着这句诗。
……
与此同时。
书院后山的十余位先生们,也都面露难色。
哪怕是书院先生,也都已经被这句诗打动,都在尝试着为其补充上阕。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法得出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这句诗是在即景说理。
若是想达成上阕衬托下阕的效果,就必须要紧紧扣住景观,借助白鹿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此外,这里还有个值得被升华的点——这便是独属山河书院的归宿感。
假如能完美做到这三点,那么这首诗,必定可以直接拿来充当山河书院的门楣!
奈何书院先生们似乎并没有这种实力,惹得这一众老头们捶胸顿足,抚膺长叹。
要说最难受的,还得是虞老先生。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想不认输都难……他略显浑浊的眼睛盯着池水戏台,发现自家后辈就准备硬着头皮去给这句诗写上阕,顿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竖子,停手!”生怕自家后辈“毁诗灭迹”的虞老先生,沉声喝道。
神奇的是,这声音竟是能穿过池水戏台,直接来到诗会现场。
紧张到浑身发颤的虞天衡,在听见自家老祖宗的声音后,被吓得当场瘫倒在地。
姜墨看得是目瞪口呆。
“惊蛰仙宗的小友……”
听闻老者呼唤,姜墨恭敬地行了一礼,“晚辈姜墨,见过书院前辈!”
“老夫问你,这首诗当真没有上半阕?”
“就像先前所说,晚辈就是因为写不出上半阕,这才想在此集思广益。”
“这样啊……那还真是可惜了。”
姜墨再次抱拳,问:“敢问前辈,这诗会可否算是晚辈……”
“是我书院技不如人,你且去吧。”
“谢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