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想要断情绝爱,功法偏要双修》最新章节。
“在这些时间里,在下见过、听过太多旁人对于昆仑的讨论,但主播刚才的言论,绝对是在下听到过的,最不带脑子的发言。
“昆仑遇难,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此而丢掉了性命……或许,如今的昆仑已然没法替这些受难者们伸冤报仇,但还恳请各位,不要试图用这些受难者们尚未干涸的血,去博人眼球,昆仑真的已经很累了——来自一个卑微的昆仑修士。”
伴随着这样一条真情流露的醒目留言的出现,留言区域也随即开始出现大量抨击夜无泪的说辞。
夜无泪静静地浏览着这些说辞。
说实话,他对此并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反而对发布醒目留言的昆仑修士,表示了深深地不屑。
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位自称是昆仑的修士,居然还有心情来看他的直播,甚至不惜耗费灵石,给他发醒目留言……这是不是就说明,昆仑输得还不够惨?
况且,这封救援信还真是他送的。
夜无泪没有继续谈论这个事情,就这样愤愤不平地结束了当天的直播。
-
惊蛰仙宗,谷雨峰。
姜墨夫妇结束了月余时间的返程,总算是回到了家,回到惊蛰仙宗的首要事务,就是和惊蛰仙宗各大高层,以及诸位峰主,商讨昆仑遇袭的相关事件。
碍于昆仑的事情纷繁复杂、牵扯甚广,故而夫妇俩在回来的路上,就做好了相应的梳理和总结。
其中最重要的,就要是直接牵扯到姜墨夫妇本身的事情。
首先,就是在成功感悟时序真理……或者说,是获得相关天道印后,阴阳论证总算迎来了一次较大的变化。
拥有三道天道印后,以往数次叠加在一起的阴阳论证,彼此间引发了共鸣。
最为显着的,就是最初离火山河的交替,和第二次的龙凤呈祥,完成了彻底融合,成为了引动“万物轮回印”的楔子。
第三次的虚与实之真意,也发生了质变,彻底化作了“虚实相生印”的雏形。
也就是说,是“岁月时光印”的出现,让姜墨夫妇在阴阳论证的这条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也让夫妇俩看清了未来的方向。
似乎终点就在前方不远……
要说让夫妇俩感到不解的,还是最初见到时光老人时,时光老人说他们俩,在此前便获得了“轮回”和“虚实”两位天道印持有者的认可。
但问题是,姜墨和孟初染在先前根本就没有与这二者,有过任何实质的接触。
轮回印的持有者,想来就是惊蛰仙宗的元婴祖师……
与蜀山的元婴祖师有接触,倒还算是勉强说得过去。毕竟夫妻俩是蜀山门下,再加上他们两次进入过轮回镜。
如果说虚实印持有者,这位大概率是蓬莱仙岛的元婴修士,和他们俩有过什么直接或间接接触的话,就实在是有些牵强。
这辈子都只去过蓬莱仙岛一次,虚与实之真意还是借助云游墨笔成功感悟的。
说来说去,这就还是那个问题。
在山河书院的获得虚实相生印雏形这件事,实在是有点“夫前目犯”的感觉在里面。
经此一遭,姜墨也是越想越感到不对劲……这山河书院的元婴祖师,和蓬莱仙岛的元婴祖师,到底是什么关系?
……
其次,就是该怎么获取剩下的天道印。
根据时光老人所言可知,曾经的五大仙门创立者,都是靠着天道印的加持,才侥幸突破至元婴。
故此,就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灵犀妖域总共存在五枚天道印,剩余的两枚天道印,就分别掌握在御法仙宗和山河书院的手里。
除了这个基本结论以外,姜墨还有个猜测。
在大争之世结束后,与五大仙门的创立者分道扬镳的另一位元婴修士,也就是至今行踪不定的血魂教教主……
他是否也是天道印的持有者呢?
关于这位血魂教教主,姜墨曾想过询问时光老人,奈何时光老人的时间所剩无几,他没来得及问,就被时光老人送进了时光夹缝。
天道印的归属并非关键,关键是如何获取天道印。
姜墨夫妇无法保证,这些天道印持有者都会像时光老人这般慷慨。毕竟让渡天道印的行为本身,就和自杀无异。
虽说他们完全可以效仿轮回印和虚实印的持有者,仅让渡部分的天道印,使姜墨夫妇缔结天道印雏形即可。
但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呢?
再者,姜墨自身也过不了心中的这道坎。
他可以相信五大仙门的缔造者们,都是心怀天下苍生的前辈。如果他们夫妇俩真的肩负着某种使命的话,前辈们大概也会选择顺应天意而行。
但这无法掩盖,他想借此突破到更高的境界,从而长生久世,与孟初染永世相伴的私心。
以前,姜墨不知道天道印这回事,他可以心安理得地尝试各种方式,去感悟道蕴真理的雏形。现在,他就没法再去要求,前辈们主动为他而牺牲。
再者,姜墨现在的目标,应当是要收集所有的天道印……
如果血魂教教主真是第六位天道印持有者的话,他们又该如何从血魂教教主的手里,取得最后的天道印?
……
最后,就是天道为什么要让他们去收集天道印?难道只是为了让他们阻挡天外炼气士的入侵?
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目的?
……
三色花庭院内,姜墨坐在妖神巨树下的茶桌旁,他握着酒杯,一副沉思的表情。
回到惊蛰仙宗,姜墨把该讲的事情,和惊蛰仙宗的峰主都详细地讲了一遍后,就重生至今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详细地梳理了一遍。
他对期间遇到的部分谜题,已有所猜测。
比方说,就重生这件事本身应当可以归结于“天道”;
脑海中莫名出现的“灵犀双修法”,应当也是“天道”赐予他们的外挂……这是姜墨唯一能够想到的合理推测。
毕竟他和孟初染能走上“阴阳论证”的道路,都是要归功于《灵犀双修法》。若非是包罗万物的阴阳两仪之真意,他们现在根本不可能收集到三种道蕴真理的雏形。
甚至说,《灵犀双修法》本身可能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