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乐园边界》最新章节。
空气中没有风,却有回声。每走一步,身后就会传来一个不同时态的“我”在低声重复他刚才没说出口的句子:
“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其实也不想……”
“我知道这话说出口就无法收回。”
那是一种诡异的语言复写结构。
在回音层中,哪怕你未曾说出一句完整话语,也会被自动补全——以你曾经说过、或未来可能说出的语言方式。
林语停下脚步。
他的眼前是一张张与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脸,不同的是神情。有些冷静如水,有些带着怨毒,有些像是在等待审判。
“我代表你在那天选择了沉默。”左边那位说。
“我代表你在那次争执中提前后退。”右边那个说。
“我代表你在一次翻译中,故意模糊了一个词。”最远处的“他”道。
他们不是幻觉。他们是林语在人生每个关键岔路口所没选中的版本。而现在,他们聚集在一起,等待他这个“主版本”来做一件事——
“淘汰。”
系统提示:
【多版本人格保留机制已进入临界评估阶段,请宿主进行语言结构筛选。】
【最终将仅保留三个“自我版本”,其余将归档为沉默副本,不具备主动语言权。】
【是否开始主观投票?】
林语迟疑了一秒,点了“是”。
于是每一个“他”都开始讲话。
他们争辩、控诉、解释。他们说话的方式不一,有人用哲理开篇,有人直击要害,也有人干脆不说,只是举起手中代表某段记忆的图书馆副本页面。
“你记得那段失败的训练吗?我才是当时真想逃走的你。”
“还有那一次,是我在你无法启齿时替你怒吼了。”
“你之所以今天能站在这里,是因为你从未否定我。”
林语感受到语言边界在崩解。
不是系统上的,而是情绪的。
他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真实的回忆,哪些只是这些“自我”为了争取存在权所编造的论述。因为每一种说法都合乎逻辑,每一段表达都饱含情感。
而且——他们都是真实的他。
在回音层中,没有“伪造的你”。每一个都根源于曾经的语言选择、人格偏移、未说出的想法与遗憾的念头。
林语终于开口:
“你们……不是应该互相冲突的吗?怎么像是联合起来,在推我做选择?”
“因为你已经太久没有做决定了。”那穿着白制服的“他”说,“你总是在翻译别人的梦语,但回避自己心底的语言。我们今天聚在一起,就是为了问你一句——你,到底想保留哪个版本的‘自己’?”
林语沉默。
他意识到自己从图书馆实习那天起,就一直在做“别人的表达代理人”。他一次次精准地为梦语者还原梦境中的主词、语态、情绪,但从未真正翻译过自己。
他一直把“我是谁”这个问题,交给了系统、交给了任务、甚至交给了梦里的他人。
可这一次,这片空间不给他逃避的选项。
他只能选。
第一个他选择了“坚持表达的版本”。
那个“他”总是强迫自己在语言中保持清晰与完整,从不允许含糊其词。这是图书馆规范训练的结晶,也是他至今仍坚持使用“母语结构备份”的根源。
第二个他选择了“愿意被理解的版本”。
那个“他”会在翻译中加入一丝自己的感受,即便违背语义,也试图让接收者更好地理解。这是林语在无数失败交流后对“共感”的渴望所演化的表达。
第三个他选择了“承认模糊的自己”。
那个“他”坦然地承认自己有时也不知道在说什么,有时只是为了填补沉默而说话。他不是最有力的表达者,但是真实,是那个林语在所有夜晚想哭时唯一会出现的“他”。
三种。
他知道他无法保留全部的“自己”。
“系统。”林语低声说。
“我选择这三个版本。”
系统提示:
【确认保留语素结构:表达完整性、情感共感、模糊容许。】
【人格副本归一中,请准备融合。】
那三位“他”一齐走来,站在他身边,默默与他对视。
不是取代,而是——重合。
那一刻林语感到无数语言沉入体内,像是他终于拾回了一本不敢读完的旧书,一页页重新翻起。
其他的“他”没有愤怒,只是悄无声息地退场。
临走时,有一个“他”回头对他说:
“谢谢你至少愿意听我们说完。”
语言的光在他眼前爆裂。
一切副本语言模糊成一道流光,系统提示:
【人格融合成功。当前主语结构稳定度提升至93%。】
【回音层将关闭。】
林语睁眼,身处图书馆主系统中枢,回到了现实。
他没有忘记这一切。
系统为他生成了一个新的私人语素备份标签:
【林语·Δ-44】
【主语保留特性:多义性·可转译·不稳定但真实】
他低声念出:
“我不是最完美的我,但我仍然选择‘我’。”
图书馆语素注解·回音层闭合页:
【不是你说的“我”最真实,而是你愿意为哪个“我”负责】
【在所有“我”之间投票的瞬间,你才开始真正成为你】
【有些自我,是在你闭嘴之后,才学会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