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第60章 分而化之(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最新章节。

洪熙七年初冬,北风裹挟着砂砾拍打着紫禁城的朱红宫墙。

朱高炽握着奏报的手指微微发白,当确认张武已成功将张悦、陈通两名贪腐总兵缉拿归案后,他立即召来襄城伯李隆,目光如炬地吩咐道:\"宣府乃京畿门户,如今群龙无首,你即刻启程,定要让戍边将士知晓,朝廷绝不会亏待浴血之人!\"

李隆领命后,马不停蹄地奔赴宣府。抵达当日,朔风呼啸,城墙下堆积的枯叶被卷上半空。他顾不上整顿行囊,径直前往粮仓。当厚重的仓门缓缓开启,新米特有的清香扑面而来,李隆亲自登上粮垛,抓起一把米粒仔细查验,确认颗粒饱满后,方才下令开仓放粮。为防克扣,他的亲兵们站在粮仓门口,手持秤杆,逐一监督每一袋粮食的称重。

宣府的士兵们排着长队,眼中满是期待与不安。当他们接过印着「洪熙御赐」烫金字样的粮袋时,不少人眼眶泛红。

一位满脸风霜的老兵颤抖着双手,轻轻抚摸着布袋上的字迹,声音哽咽:\"陛下圣明!戍边二十年,头一回领到如此足的口粮!\"此起彼伏的山呼声中,李隆看到许多士卒偷偷擦拭眼角的泪水。

然而,稳定军心不仅需要恩,更需要威。李隆暗中走访军营,收集士兵们的状纸。

三日后,辕门前竖起三丈高的木杆。三名平日里贪赃枉法、欺压士卒的千户被五花大绑押上刑场。当刽子手的鬼头刀落下,鲜血溅在冰冷的青砖上,围观的军民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李隆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刀:\"凡有贪墨不法者,不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惩不贷!\"

紧接着,来自京师三大营的运饷车队浩浩荡荡驶入宣府。李隆命人在校场搭建起临时银库,亲自核对每一笔账目。

新铸的银锭在烛火映照下泛着温润光泽,士兵们排成整齐的队列,依次领取拖欠已久的饷银。当最后一名士卒接过沉甸甸的银锭时,半个月的时间已经悄然流逝。

此时的宣府,炊烟重新袅袅升起,操练场上的喊杀声也重新雄壮有力。

与此同时的蓟州,赵理正面对堆积如山的账本眉头紧锁。这位追随朱高炽十余年的心腹将领深知,稳定军心的关键在于公平与信任。他将蓟州驻军按营编制,逐人核对欠饷记录,更是立下规矩:\"凡入伍超过三年,且被陈通克扣者,双倍补偿!\"

发饷那日,蓟州校场人头攒动。一位头发泛白的老兵挤到台前,双手颤抖着递上泛黄的军籍册:\"小人入伍二十八年,被那陈通克扣了足足十九个月饷银……\"

话音未落,六两白银已稳稳地放在他掌心。老兵呆愣片刻,突然扑通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砖地上,泪水混着血水在地面晕开:\"谢大人!谢皇上开恩!\"这一幕,让在场的将士们无不动容。

赵理的果断举措补足了欠饷,让蓟州重新恢复往日的生机,但在此之际,蒙古鞑靼部却误判了局势。一支千余人的骑兵趁着夜色犯边,企图在新帅立足未稳时劫掠一番。

晨雾弥漫的黎明,蓟州城头烽火冲天。

赵理身披重甲,手持长枪立于城头,高声喊道:\"将士们!朝廷已还你们公道,今日便是你们用热血回报的时候!\"

随着一声令下,吃得饱、拿得足的明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阳光下,雪亮的刀光与飞溅的鲜血交织,有人为了补发的饷银奋勇拼杀,有人为了家人的安稳舍生忘死。鞑靼骑兵被冲得七零八落,丢下遍地尸首,狼狈逃窜。

捷报传回京城时,朱高炽正在文华殿批阅奏折。当看到\"斩首六百,余敌溃散\"的战报,他激动得猛地起身,手中的朱砂笔在龙袍上划出长长的红痕也浑然不觉。他大笑着转向群臣:\"诸位可看见了?只要军心凝聚,何愁边疆不固!\"

自此,朝堂上对整顿边关的质疑声彻底消散。而在大明北疆,宣府与蓟州这两座京畿门户,如两尊巍峨的铜墙铁壁,重新焕发活力,牢牢守护着京师的安宁。城墙上猎猎作响的军旗,仿佛在向天下宣告:大明的边疆,坚不可摧。

初夏,紫禁城的石榴花开得如火如荼,火红的花朵缀满枝头,却难掩乾清宫内凝重压抑的氛围。

朱高炽手中紧攥着甘肃总兵沈逸的案卷,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案几上的青瓷茶盏被震得轻轻作响,发出细微的叮当声。

\"贪墨军饷证据确凿,但修缮边关亦有大功,如此错综复杂之局,卿等可有破解良策?\"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凝重,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杨士奇、杨荣、夏元吉三位重臣齐刷刷跪地叩首。

夏元吉率先抬起头来,这位执掌户部多年、铁面无私的尚书大人,官服上的仙鹤补子随着急促的呼吸微微起伏,眼中满是坚定与不容置疑:\"陛下!律法如山,沈逸纵然有万般理由,克扣军饷便是触犯国法,若不从严惩处,如何能服众?如何能维护朝廷纲纪?\"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字字如重锤,敲击着殿内每个人的心。

\"夏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杨士奇轻抚着花白的长须,语气虽和缓,却暗藏锋芒,\"嘉峪关地处西北边陲,常年受风沙侵蚀,永乐二十一年那场罕见的沙暴,生生将西城墙啃去十丈有余。沈将军的账簿里明明白白记录着'耗银三千两'用于修缮,敢问——这些年户部可曾给边关拨过哪怕一两银子的城墙修缮专款?\"

夏元吉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脖颈处青筋暴起:\"本官从未收到过甘肃方面的修缮奏报!如此大事,沈逸为何不及时上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永历十三年,大明到了覆灭的最后关头。朱由榔睁开双眼,满朝奸佞,十面追兵,谁说我是逃跑皇帝?看我怎么战云南、定南洋驱鞑虏、拓边疆拳打吴三桂、脚踢尚可喜生擒洪承畴、福临当球踢让你们看看什么叫21世纪的降维打击!
黑咖啡少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