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开局一条船

第176章 这才是我长孙玥遍寻天下而不得的那个奇男子!(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晚唐:开局一条船》最新章节。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王爷真是出口成章,妙语连珠!

知识就是力量!

这才是我长孙玥遍寻天下而不得的那个奇男子!

王爷用“万马齐喑”直指当今朝野噤声死气沉沉的社会现状。他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只能“九州生气恃风雷”!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通过一场变法,来让大唐恢复贞观、开元年间的繁华盛世。

而这个“风雷”,就是他本身!

王爷他非常清楚,不论是搞一场由上而下,还是从下到上的社会变革,需要有各种各样的人才。

而他要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唯有这样,大唐才有希望。

读书要学以致用。

可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已经成了当今天下读书人“读死书,死读书”的悲哀写照。

那么多人十年寒窗苦读,读的书不可谓不多。可这些人为何都读成了被世人嘲笑的书呆子?

王爷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诠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难怪王爷要在西北无偿发行《神圣同盟全日制五年小学教材》和《神圣汉语字典》。

他不是光说,而是早就已经付诸行动。

难怪那位叫郭长弓的侍卫长会说“王爷本身就是天神下凡”。

除了文曲星和武曲星一起下凡投胎在同一个人身上,谁敢说出“教化天下,有教无类。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民族地域,不分贫富贵贱,在读书教育面前,人人生来平等”此等豪言壮语?

只是这么一来,他就要跟中原所有门阀士族站在对立面了。

我长孙家的长辈,若是听到他的这些话,肯定会骂他倒行逆施,大逆不道。

“王爷,全天下的门阀士族,他们不会容许您这么做的。”

长孙玥一双美目中满意忧容,实在忍不住轻声叹道:“因为您这是要掘了他们的根啊!”

“掘了他们的根。呵呵,你这话描述得很形象。”

李唐缓缓将视线落在长孙玥身上,上下打量了她几眼,淡然笑道:

“长孙姑娘,你觉得,是让全天下所有的穷人和平民都有书读,吃饱饭,穿暖衣,人人安居乐业,家家幸福美满好呢?

还是让那些只占全天下人口总数不到两成的士绅精英贵族统治阶层骑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头上作威作福,对他们世世代代剥皮、抽筋、拆骨、喝血更好?”

长孙玥闻言禁不住身子轻轻一颤。

剥皮、抽筋、拆骨、喝血!

他这话说的虽然有些夸张,但不正是“朱门酒肉臭,路人冻死骨”的社会现状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南疆少年走天下
南疆少年走天下
一个南疆小寨中的平凡少年陶小满,从没见过南疆外四大国的繁华世界,极其崇拜葬在南疆的程国远征大将军李草,梦想有一天能去到四大国开开眼界,更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草一样伟大的将军。他神秘的爷爷从他会走路时就将毕生武学传授于他,他的命运也在这一招一式中注定与众不同。斩夜,破军刀法伴随着他成长,他的爷爷知道,终有一天他会踏上去四大国的路....他将带着南疆才有的蛮荒气息,书写属于他的故事。他将经历美好,
点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