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晚唐:开局一条船》最新章节。
“陛下,您可曾想过,为何昔日强盛的大唐,如今却被吐蕃侵占了数十年的河西陇右之地?为何安西军八千老卒,在龟兹孤悬三十载,朝廷却无力援救?”
李唐的声音陡然变得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李纯的心头。
“陛下可知,吐蕃王朝在高原上厉兵秣马,对大唐虎视眈眈;回鹘汗国反复无常,左右逢源,只为自身利益;就连昔日臣服的藩镇,如今也各自为政,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
李唐的目光锐利如刀,直刺李纯的内心。
“陛下,您以为,这仅仅是藩镇割据、边患频发的问题吗?不,这更是大唐朝堂腐朽、宦官专权、党争不休的恶果!”
李纯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李唐的话,句句戳中了他的痛处。
他当然知道这些问题,他也在努力地想要改变,但却感到深深的无力。
“你……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纯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和惊惧,沉声问道。
“我想说的是,陛下。”
李唐向前一步,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掷地有声地断然说道:
“我大唐,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我李唐在西北从一无所有到建立西北王府,收复安西全境,击败吐蕃大军,靠的不是祖宗荫蔽,也不是天降神迹,而是实实在在的变革!是科学的制度,是先进的武器,是高效的治理,更是以民为本的信念!”
“我此番亲手抓捕程义,并非是为了泄私愤,更不是为了与吐突承璀璨为敌。而是要向陛下,向整个朝堂,证明一件事——宦官专权,党同伐异,只会让大唐的肌体越来越虚弱,最终走向万劫不复!”
亲手抓捕程义?
李纯起先感觉程义这个姓名有点耳熟,随即听李唐提及吐突承璀璨后,立马就知道程义是谁。
只是李唐为何会突然亲自出手对付吐突承璀璨?
宦官专权,党同伐异!
这八个字像是暮鼓晨,狠狠地敲响在李纯心头。
他很快意识到,朝堂上肯定出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大事,而且这件事严重到让李唐不惜亲自犯险孤身潜入皇宫来见他。
李纯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狂妄,却又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反驳的逻辑。
“程义只是一个缩影。”
李唐没等李纯接话,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冷冽:
“他所代表的,是朝堂上那些只顾私利、蒙蔽圣听、阻碍改革的蠹虫。若不清除这些蠹虫,大唐何谈中兴?何谈收复失地?何谈重振国威?”
“陛下,您是天子,是我大唐的最高统治者。但您有没有想过,您的权力,正在被这些宦官、藩镇、党派所架空?您空有雄心壮志,却寸步难行,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悲哀吗?”
李唐的话,如同剥洋葱般,一层层揭开了李纯内心深处最不愿面对的伤疤。
李纯紧紧握着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想反驳,却发现李唐所说的,句句属实。
“你……你究竟想如何?”
李纯的声音变得沙哑,他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和愤怒中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李唐此行的真正目的。
李唐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不惜冒着与朝廷彻底撕破脸的风险,潜入皇宫,绝不会仅仅是为了说教。
李唐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玩味,更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从容。
“陛下,其实你我都知道,我大唐当今江山社稷,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但有些事情,又不得不从现在开始着手改变。”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李纯,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需要陛下的配合。我需要陛下颁布一道诏令,昭告天下,西北王府所行之事,皆为大唐中兴之举,受朝廷认可与支持。
我需要朝廷解除对西北的一切限制,允许西北王府自由发展,不受任何干涉。同时,我需要朝廷开放商路,允许西北王府与中原进行大规模的贸易往来,特别是对铁矿、煤炭等战略物资的采购,不得设置障碍。”
李纯听着李唐的条件,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这哪里是配合,这分明是要求他彻底放权,让西北王府成为一个独立王国!甚至还要为西北王府提供战略物资支持!
“这不可能!”
李纯断然拒绝,沉声斥道:“你这是要架空朕!要分裂大唐!”
“架空?分裂?”
李唐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喟然长叹道:
“陛下,您错了。我李唐所求,并非一己私利,更非分裂大唐。我所求的,是让大唐重新焕发生机,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走到书案旁,从怀中取出一份卷轴,轻轻放在案上。
“陛下请看,这是我西北王府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规划。其中详细列举了如何发展生产力,如何改善民生,如何教化百姓,如何抵御外敌,乃至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纯狐疑地拿起卷轴,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他从未听过的词汇:工业化、农业革命、全民教育、医疗保障、科技兴国……每一个词汇,都如同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他感到既陌生又震撼。
“陛下,您可曾想过,为何吐蕃人能够侵占大唐土地?为何回鹘人能够在大唐边境肆意妄为?不是因为他们更强大,而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大!”
李唐的语气掷地有声:“而要变得强大,就必须改革!就必须引入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制度!”
“我西北王府,拥有超越时代的科技,拥有高效的治理体系,更拥有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壮志!若能与朝廷携手,大唐中兴,指日可待!收复河西陇右,击败吐蕃回鹘,甚至远征西域,重建汉唐盛世,都将不再是梦想!”
李纯的目光在卷轴和李唐之间来回游移。
他看到了李唐眼中的真诚,也感受到了他话语中蕴含的强大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