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晚唐:开局一条船》最新章节。
一直沉默不语的皇子李忱,此时却抬起头,清亮的童音在殿内响起:
“父皇,儿臣以为,我们不必惊慌。”
李纯看向自己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儿子,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
李忱站起身,不卑不亢地说道:
“西北王此举,看似鲸吞天下财富,实则也将自己置于天下人的目光之下。他募集了如此庞大的资金,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成果。
否则,那些投入真金白银的世家、豪商、乃至我们皇室,都不会答应。他这是自缚手脚,将自己绑在了经济增长快速发展这架马车上,再也无法轻易停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父皇,您看他申报的项目,铁路、电力、电报、钢铁、冶炼、矿山……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与其担忧他如何坐大,不如思考我们如何利用他的力量,来让我大唐变得更加强盛。”
“儿臣以为,我们不仅要参与,还要深度参与!我们要派更多的人去学,去问,去把他的技术、他的管理方法,都学回来!
他既然打开了这扇门,我们就不能只在门口观望。父皇,时代变了,我们若是不跟着变,才真的会被抛弃。”
一番话,掷地有声,让在座众公卿都对这位少年皇子刮目相看。
李纯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仿佛第一次认识他。
许久,李纯长叹一声,坐回了龙椅,脸上的烦躁与不安,渐渐被一种复杂难明的神色所取代。
“好……好一个‘时代变了’……”
他喃喃自语,随即目光一凝,正色说道:
“传旨,命工部、户部、兵部,各选精干官员,组成西北学习考察团,由皇子李忱代朕持栉挂帅。朕倒要看看,他李唐,到底想把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
……
从中原到西北的官道上,一队车马正在缓缓行进。
卢明礼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离开范阳时,族中长老们的神情,依然历历在目。有质疑,有不解,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面对未知变革的茫然。最终,还是他的父亲,那位执掌卢氏数十年的老人,拍板定下了此事。
“去吧,明礼。”
父亲当时的声音,老而弥坚,“长孙家的女娃说得对,我卢氏传承数百年,靠的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每一次都能踏准时代的脉搏。
这一次,或许是我范阳卢氏,又一次浴火重生的机会。你看清楚,学明白,我卢氏的未来,就在你肩上了。”
带着整个家族的期许与重托,卢明礼踏上了西行之路。
越往西走,他心中的震撼就越是强烈。
官道两旁,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出现了一片片规划整齐的农田。一些他不认识的新式农具,在农夫手中,翻出乌黑的泥土。路边不时能看到穿着统一蓝色工装的队伍,在工头的指挥下,用一种奇特的黑色粘合物修补路面,使得道路异常平整。
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每隔三十里,便会出现一座高耸的铁塔。铁塔之间,牵着数根乌黑的细线,一直延伸向西方的天际。
当地人告诉他,这叫电力塔,是西北王府的“千里传音”之术,沙州那边发生的事情,半刻钟之内,就能传到兰州。
而当他的车队行至兰州城外时,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一条由两条钢铁轨道铺成的狭长铁路,从城中延伸出来,笔直地刺向东方。
数以万计的士兵,脱下了盔甲,换上了工装,正喊着号子,用巨大的机械,将一根根沉重的铁轨铺设在枕木上。
那不是别人,正是郭钊率领的安西军五十六师。
他们没有长期驻扎兵临长安,没有恃功自傲,反而像最普通的工匠一样,在这片土地上,用汗水浇筑着一条通往未来的钢铁巨龙。
“这……这……”
卢明礼的嘴唇微微颤抖,他想起了长孙玥的话。
“权力的根基,正在从土地,转向资本与技术。”
眼前这支正在修建铁路的军队,不正是这句话最生动的写照吗?
他们掌握着最强大的武力,却在从事着最基础的建设。
因为他们背后的那位王爷明白,一条铁路能创造的价值,能凝聚的人心,远比攻下一座城池要多得多。
“公子,我们到了。”车夫的声音将他从震撼中拉回。
卢明礼整理了一下衣冠,走下马车。前来迎接他的,是西北王府驻兰州办事处的一位官员。
“卢公子,一路辛苦。”
那官员彬彬有礼,笑容中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与从容,热情地说道:
“长孙王妃有过交待,公子此行的一切学习与考察,王府都将全力配合。这是您的临时身份证明和学习手册,请收好。”
卢明礼接过那本制作精美的手册,翻开第一页,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
欢迎来到新世界。
……
逻些城,布达拉宫。
吐蕃赞普赤德松赞,面色阴沉地看着手中的密报。密报的内容,正是关于西北建设债券的详细情况。
他的身前,站着他的次子达玛。
达玛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眼中闪烁着如同雄鹰般锐利的光芒。身穿的满挂皮甲,却掩不住那一身虬结的肌肉和浓烈的阳刚之气。
“父王,李唐此举,歹毒至极!”
达玛咬牙切齿,声如同洪钟:“他这是在吸干我们吐蕃王朝,乃至整个天下的血,来喂养他那释放出来的钢铁怪兽!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赤德松赞抬起头,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不坐以待毙?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派兵去打他?我们连他的飞艇都无法应对。派刺客去杀他?西北王府固若金汤,连一只鸟都飞不进去。我们……已经失去了主动进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