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修真的日常

第123章 路线选择:暴击流!(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废土修真的日常》最新章节。

可是帅气并不顶用,项逸还是比较考究实用性和是不是真正的适合自己。

“武道的拳法流派诸多,攻速流和暴击流只是其中两种最广为流传的线路,如果能学到极致,是十分可怕的。”

王元熙说:“如主公所见,鲁柔小姐走的就是攻速流路线,与我当初学习武道时选择的路线相同。”

“所谓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攻速流的优势就是闪电战,在短时间内提供高额爆发和持续输出。缺点是十分消耗体力,无法进行长时间的作战。”

“而且通常攻速流比较惧怕肉盾型战士,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突破对方的防御,有大概率会被反杀。”

“不过鲁柔小姐很聪明,她将自己的拳法设置成了钻拳。攻速流配合钻拳,对肉盾型战士也有一定克制作用。”

王元熙说到这里,项逸对攻速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理解。

说白了,攻速流的缺陷就是持久力的问题。

作为一个男人,持久力不行这怎么行?

“武圣当年是什么流派?”想到此,项逸又问。

“暴击流。”王元熙秒答。

果然如此!

项逸目光一亮。

“比起攻速流,暴击流派讲求的是蓄力技巧以及一击必杀的能力。不过也有缺点,蓄力的前摇时间很长。当年武圣李湛龙为了解决这个缺陷,在体内开辟出了气海空间,可在平日修行时将气先聚集到气海空间之中。等到战斗时,可以直接从气海空间调运气,瞬间完成蓄力。”

王元熙说:“不过气海空间的开辟方式是武圣的独门秘法,主公要是想学,恐怕得进圣城后才能找到武圣留下的线索。”

一击必杀吗……

项逸盯着自己的拳头,心中仿佛已经有了答案。

……

利用《极拳道》的钻拳法,配合暴击流派的技巧,一拳就能打出高额伤害置人于死地。

那么问题来了。

明明一拳就能解决掉的事情,为啥还要用快攻组合拳?

为了帅气的炫技?

不过选择流派是每个人的自由,项逸也不好多说什么。

面对拳法流派上,项逸和鲁柔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在心中有了确定的答案后,项逸开始依照王元熙教的《极拳道》拳法技巧准备打出自己的第一拳。

他将气运转周身,很快就感到有一股暖流自脚底升起,沿着经脉涌向丹田,最后汇聚到右拳之上。

这个过程有些漫长,但项逸却是耐心十足。

大约蓄力了十几秒后,项逸已经能感觉到右拳上凝聚的气逐渐变得庞大,形成了一只肉眼不可见的巨大螺旋!

然后,项逸猛地对着身旁的一块巨石出拳!

轰隆!

如同导弹爆炸一般的巨响,突兀的从这空旷的荒野上响起!

一时之间,六大虫王、狼王以及附近无数正在建设基地的虫族生灵都是呆望着结界的方向。

它们看不清结界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是这道巨大的爆破声,却给附近所有生灵心中带来一股莫大的压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东京开始百鬼夜行
从东京开始百鬼夜行
东京地区赤坂八丁目乃木坂旁的一家门店,这在常人看来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家小店,但在那些妖魔看来这个地方却宛如阴间地狱一般……PS:我要在欅坂开无双
竖笛狐狸
这绿茶女配我不当了
这绿茶女配我不当了
陆薇茶穿到了一本爆款马甲文里。姐姐是隐藏大佬,她是绿茶假千金。她苦练钢琴技艺,想拜大师为师,大师是姐姐的弟子。她考试年级第一,想为陆家争光,姐姐随便保送清北。她抱紧前未婚夫,想着嫁入豪门,姐姐才是顶级豪门。她冤枉姐姐偷东西,想害她身败名裂,姐姐随手用高超黑客技术调出监控,啪啪打脸。无论是医学、科技、制药、服装、金融……只要世界上有的行业,姐姐都有马甲。她每次在姐姐面前蹦哒,都会被打脸。自从姐姐回
深夜干饭女鬼
崩坏:糟了,反派扎堆来报恩怎么
崩坏:糟了,反派扎堆来报恩怎么
关于崩坏:糟了,反派扎堆来报恩怎么:云若重生了,是带着仇恨重生的,虽然发誓要血洗这里,但好像..有什么不同我真的懒得改简介了,反正众口难调,简介和内容不沾边,一切以实物为准,还有,别带脑子
白1渡姜
团宠夫人又翻墙了!
团宠夫人又翻墙了!
孤狼杀手木紫鸢,一次背叛,再世为人。她以为自己遇到了玄幻小说的狗血套路,变成一个爹不疼,妈不爱,被渣虐的可怜小渣渣。结果……某大哥:敢欺负我妹,问过我的弘二头肌没?某二哥:小鸢,这是我为你定制的巧克力。想吃现做的?好,我去将大师绑回来!某爸:整个木家都是小鸢的。成为了木家团宠的她,差点忘记自己是一名杀手的事实。还好某个冷酷禁欲系帅哥,让她的技能没有白费,可以夜夜爬墙进门,突袭熟睡小哥哥。
尉迟鸢木
斗罗:我灵魂圣女,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灵魂圣女,专治各种不服
关于斗罗:我灵魂圣女,专治各种不服:海瑟薇带着记忆转世到斗罗大陆,刚出生就撞了大运,被正在逃亡的唐昊以保密为由灭了全家。幸好她的灵魂特殊,在死亡以后没有直接消散,而是重新回归肉体,觉醒出特殊的主武魂:灵魂。誓要为自己家人雪恨的海瑟薇从此走上复仇的道路,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什么?你要站在唐昊那边?那可真不好意思喽,我就喜欢看你们和唐昊哭出来的样子。
沈亦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