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庭大佬重生记

第1220章 日月岛和无渊山(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神庭大佬重生记》最新章节。

问题是到目前为止,自家的众多灵根们虽然有突破五阶巅峰的。但是却没有突破六阶。

这让桃花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家灵山才六阶的关系,印象了自家众多灵根的晋升。

可是自己灵山在二阶,三阶的时候就培育出了四阶灵根好嘛。

桃花也问过自家银桂宝树,可以银桂宝树在对方面的事情也了解不多。桃花也去找了双桃仙根。可是双桃仙根因为灵山晋升,大量的地气和灵气的反哺陷入了沉眠晋升之中。

如果它们晋升成功,他们就会晋升为二阶仙根了。

仙根进阶以万年为单位,错过这一次进阶的契机,还指不定要等多久。

桃花自然不好打扰它们俩个好不容易获得的机缘。毕竟灵山离开了世界之后,这种机缘啥时候再能遇到就说不清了。

灵山跟世界分离,有好处也有坏处吧。

不过虽然问不出原因来,自家齐天鉴刷了也不显示。

桃花还是靠着直觉,选择了把那些四阶五阶都在突破边缘的灵根们给单独移栽到了日月岛的无人院落里。

日月岛晋升了到一阶小型灵脉之后,不仅是面积扩大了十几倍。就连地形都有了变化,原来的日月岛,基本上都是沙地和礁石地。

现在的日月岛上却是出现了山脉和小谷地,还有沼泽和大小湖泊。

山脉之中更是多了好几个泉眼,留出的泉水,形成了潺潺的溪流。

岛上的土层也大量的增厚,而且大多数都是黑色的无毒的土壤。这些都是先天息壤带来的变化。沙地什么的,只剩下了岛子周围的一小圈了。

先天息壤带来的大量的新土,整体上覆盖了曾经带毒的地下土层。

加上金葵木根系的层层吸收,岛子附近的地下土壤几乎都失去了毒性。只有距离地表三四里地的更深层的地下土壤之中才有毒素存在。

各种防护阵法的灵光层层叠叠笼罩在俩座小岛上。

这让岛上的世界,跟外面的世界简直要成了俩个世界。

岛上鸟语花香,各种动植物旺盛的生长。

岛外还是那么萧瑟可怕,毒素遍布在海陆空三地。

桃花研究了几日岛内外的对比,就把楚时年等人重新召集到了一起,还把楚氏的一些重要人物也给召唤了出来。

“这次召集大家来,是我打算你大家说一下。我打算把咱家的灵山,挪出来。放在这个位置。”桃花指着自家日月岛西北边的一处海域道。

“这里距离我们大概也就一百多里。我和家族的地师们去仔细勘察过,这里有一片深海洞穴,特别深。最下面,是一个沉寂的地窍之眼所在。我打算把我们家的无渊山直接砸进去。掀开地窍,让无渊山坐在地窍上。

以咱家灵脉之灵的机灵劲儿,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地脉的力量发育自己。”

桃花道。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

“这边的地脉和地气之中都蕴含了大量的毒素。”楚莘嘉道。“不会对我们灵山和灵山内的凡人们产生影响?”

“或许会。虽然我打算先把灵山改造一下,多铺设几层过滤毒素的阵法,但是一旦真的坐在了地窍之眼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我也不敢保证。

但是我敢说,这个世界的地脉绝对非同寻常,力量太强了。远比我们原本世界的地脉力量强多了。

若是我们不利用它,有点亏本。”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的美女师父二九年华
我的美女师父二九年华
玄幻+重生+单男主+女主先多后单+轻松+复仇+无系统+寄存脑子。夏一阳重生在符傀之中,被单纯的月新瑶掌控生命,他身负血海深仇,在夹缝中生存。
听明胜语
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
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
关于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修《九世轮回经》者,九世轮回,只为成仙。这一世,苏行资质平平。欲奋四世之积累,稳健修道,少结因果。靠自己努力,成为长生之客。然而……“苏大哥,我分灵石养你!“苏兄,前世今生,你都可以在我之庇护下,肆意生长。“苏行,为了你,打穿九天十地又何妨!……苏行无语的看着眼前的羞怯少女,神朝女帝,五界魔君。我只想靠自己的努力,低调修炼,为什么非得要我吃软饭。……杀伐果断,三
旧难忘
天庭办事处
天庭办事处
关于天庭办事处:【群像】天庭最惨人宋君翊卷了整整200年终于考进玉帝的天庭办事处。本以为端上了神仙铁饭碗,从此岁月静好。没曾想入职的第一天就见暴躁同事轮鞭调教北海龙王,输出拉满。新人小宋:我们不是在调解吗?
山茶就酒
空想国度
空想国度
一道神秘的蓝色光束将李维送到异世界。好巧不巧,降落的地方正在进行一场神降仪式。于是乎,李维为了过上舒服的生活,以神使身份,一边发展自然科技,一边研发魔法黑科技,建立一个空想之国。
闭目一夜
惊溟侠记
惊溟侠记
关于惊溟侠记:大唐末年,传颂开国雄杰的十二惊溟圣碑被毁,民间便传出“惊溟重现,大唐倾覆的箴言,从此大唐武林不再沉寂,庙堂与江湖因“惊溟而交集。无父无母的少年姜云恪,无心入江湖却奈何卷入江湖纷争,于泰山封禅大会上,名惊天下,因此又卷入朝堂的勾心斗角中,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上排名第一的惊溟剑,引得各路覆唐势力、诸侯的注意,厌倦世乱的他,决心归隐山林,却又得知另一身世,卷入更大的局中……(注:本书为幻想
御笔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