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449章 来奇袭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活埋大清朝》最新章节。

不过密集的枪炮声总有暂停的时候——双方的枪炮在发射了一段时间之后,都需要冷却一下。

这个时候,就轮到两边的甲士们上阵拼杀了!

在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中,吴周的甲士们顶着清军的箭镞,借着手榴锤和己方弓箭手的掩护,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锋。

而清军这边指挥全局的岳乐,则亲自到了北线督战,不断将手头用作预备队的骑兵,一队队的投入战场,支援正在苦战的步军。

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地厮杀,就看谁先顶不住了!

......

北京,大雪。

就在朱仙镇大战正酣的时候,有一支军马在十三日上午的时候,冒雪进入了朝阳门的瓮城。

这是一支由数百名不讨人喜欢的蒙古骑兵组成的军队——他们是察哈尔亲王布尔尼的护军,是跟随他们的王爷从沙河以北的营地进城来的。

而他们之所以不讨人喜欢,则是因为这些日子驻扎在沙河北岸的蒙古人一点规矩不讲,到处滋扰百姓,抢劫财物。而且他们抢掠起来也不看对象,不仅抢汉人的村子,也抢八旗各都统衙门管辖的旗庄,甚至还抢京城贵胄们的庄子。

搞得这些日子在北京城主政的恭亲王常宁头都大了!

可他又拿这些蒙古人没什么办法......察哈尔的骑兵可是他哥哥康熙请来的!

而且察哈尔左右两翼八旗和察哈尔札萨克旗的骑兵都没粮饷可拿......都是“自干清”,常宁还能指望布尔尼和罗卜藏怎么约束?

现在只盼着他们俩能早一点把这几万察哈尔骑兵带着南下,离北京城远一点,去祸害别处吧!

心里面虽然巴不得布尔尼赶紧滚,但是面子还是要给的。人家好歹也是常宁的亲表哥......这布尔尼的亲外婆还是哲哲皇后呢!

所以常宁听说布尔尼抵达了朝阳门外,连忙出了王府,还让自己的副手天津总兵王玉玺带兵三千去朝阳门布防。

北京的城的朝阳门是一座拥有瓮城的城门,也就是自带一个小型的堡垒,非常坚固。

如果被布尔尼袭取了,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当布尔尼抵达的时候,朝阳门内外,早就已经戒备森严了,连瓮城的城门楼上,都布置了扛着火枪的天津绿营兵!

就布尔尼手底下的几百人如果想要发难,当场就得被打成“布尔筛”。

在布置好了“伏兵”之后,常宁又领着一队黄马褂和王府侍卫,小心翼翼地去朝阳门迎接来访的布尔尼。

而就在常年和布尔尼这队表兄弟在戒备森严的朝阳门瓮城内谈笑风生的时候。在熙攘来往的东直门外,数以千计仿佛是逃难的百姓,正扛着大包小包,牵着妇女孩童,朝敞开的东直门而来。这些一边走还一边议论纷纷,都是在说自己的庄子被蒙古人掠了,损失惨重。还说要进城去找某位王爷某位中堂告状!

他们都操着最为标准的北京口音,似乎真的是京郊某处的农人。

而此时北京近郊的田庄,不是旗地就是某位贵胄的产业......这些农民显然都是八旗贵胄的佃户,他们被抢了,不就等于北京城内的八旗贵胄被抢了?

进城告状可是天经地义啊!

这些日子,进城告状的京郊佃户可不在少数,所以守着东直门的巡捕三营的绿营兵和一个走路一瘸一拐的城门把总也不敢撵人,而且还一脸同情的迎上去询问......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