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473章 你们以为康麻子是光绪其实他是明治!(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活埋大清朝》最新章节。

之前圈养八旗子弟的老法,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因为康熙靠着手头的这些地盘,再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可以养活二三十万新八旗、旧八旗的旗饷和铁杆庄稼了。

康熙能够搞到手的钱粮,能够给上番服役的新八旗、旧八旗兵将们开一份钱粮,再救济一下实在没饭吃的新旧八旗,再剩余一点搞点军工厂、火药厂什么的,已经是极限了。

而且大家伙也知道,这事儿......已经没得选择了!

朱三太子都到天津卫了,而新大元的天佑皇帝就在长城口外。

这两伙人,明显是有勾结的。也许用不了多久,明军就会西进,元军也会东征......如果现在不努力挣扎,到时候就真的要亡国灭种了。

而且康熙也不是不给不补偿,而是倾其所有......把土地都拿出来分给大家伙儿。

甭管这土地现在值不值钱,但是这个要带着大家一起奋斗的态度是到位了。

而且大清要能过了眼前这一坎,康熙拿出来的土地可就值钱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大清过不了眼下这一关,大家伙大概也没活路,银子有什么用?

“臣等愿意!”

“皇上这么说,奴才们就怎么做!”

“皇上,奴才们只求能早一点出兵口外,讨伐逆贼布尔尼!”

“没错,奴才们只求为国杀贼!”

“奴才什么都不要,只要杀了布尔尼!”

底下的大臣和奴才们自然是明白事理的,而且很快就开始喊打喊杀了——他们当中不少人老婆孩子都让布尔尼抓去了!

孤家寡人一个,藏在家里没给蒙古人挖出来的银子还有什么用?自己一个人流着眼泪喝闷酒?

所以康熙只要能快点出兵打布尔尼,其他的事儿都好商量!

康熙当然不能违逆了众意,而且他也恨死了布尔尼......布尔尼杀了他的女人,杀了他的儿子,还把他的奶奶和大老婆都撵到八大胡同去避难了。

这得多大的恨啊!

“好!”康熙当即道,“朕带着你们去杀布尔尼......不过不是现在,而是两个月后!”

说到这里,他已经哭起来了,“这事儿急不得,而且急也没用!朕的儿子赛音察浑,还有朕的爱妃马佳氏也都叫布尔尼给害了!要说急,朕和你们一样急!但光着急没有用啊,咱们得认真的准备。”

康熙一边流眼泪,一边咬牙切齿。底下的人也跟着一起哭,一起咬牙切齿,真正的君臣同心啊!

康熙接着又叹了口气,道:“虽然咱们大清的勇士是不怕疲劳的,但是咱们的马受不了了,怎么都得养上两个月,还得采买一批驮马!

火药、火枪、火炮、箭镞这些个东西都得补充,盔甲、刀弓还需要修理。

另外,朕也需要时间筹集钱粮、招募新兵,还要对草原上的各方英雄用点手段......要不然,咱们的大军一到,布尔尼就会远遁而走了!”

话说到这里,康熙腾一下从御座站起,走了几步:“朕在此与诸位臣工盟个誓......两个月后,朕和你们一起出兵草原,灭察哈尔,杀布尔尼!

而且朕还要带头节衣缩食,捐钱捐物......从今天开始,宫中一切用度都要缩减八成,宫中的金银器皿也统统拿出来招兵买马!”

康熙的这番表态,顿时就把朝会的气氛完全点燃了!

不知道谁带了个头,然后所有人都一块儿跟着大喊:“追随皇上,誓灭察哈尔,必杀布尔尼!”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