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最新章节。
在叶寒烟的‘殷殷期盼’里,皇帝起身,去康宁与圣母皇太后说话。
而康宁宫家,圣母皇太后正倚在绣榻上,见皇帝来,冷哼从鼻端溢出:“皇帝来得倒快,是怕哀家真把荣妃吃了?”
皇帝从陈新手中接过新沏的雪山银芽奉给太后,笑说,“母后别吓荣妃。”
圣母皇太后一声嗤笑,“哀家当她敢做不敢认呢!”
皇帝撩袍坐到下首,指腹摩挲着茶盏青纹,为叶寒烟解释起来,“何嫔和梅嫔孕期没差几月,荣妃发现何嫔子生母死后,就再也没敢轻举妄动了。就连她自己无子,也没说想有什么不该想的。”
“要不是这样,哀家也不容她!”圣母皇太后凤目微挑,护甲的尖儿隔空点向皇帝,“哀家说的是你!”
“玉清真人去皇觉寺多少年了?与她同龄的皇后都有白发了。莫不是太皇太后一走,你又念起旧了?”
皇帝觉得冤枉的很,“母后冤煞朕了。朕怜她青灯古佛不易,先帝太嫔在上,朕连话都不曾与她多说几句。”
其实前世仪妃伴驾近四十年,育有二女,前世二公主就是她生的,若不是涉及皇权,他倒是愿意让她有个好的结局。
这样想着,皇帝又补充了一句,“她往日奉朕,照顾大皇子,也是尽心尽力。”
这又是圣母皇太后生气的地方了,好好的长孙,成了别人家的,以后,承别人家香火,祭别人家的父祖,她阴阳怪气道:“宫里哪有大皇子?陛下说的莫不是齐王世子?”
面对亲娘内涵,皇帝面不改色,甚至轻轻颔首回太后,“大皇子虽然面上不说,心里也是念着沈氏那几年的养育之恩的。”
圣母皇太后眼神一暗,“皇帝可是记错了,宫里可没有沈氏,今日没有,日后也没有!”
皇帝自知失言,只得无奈一笑,拱手应和,“母后说没有就没有。”
圣母皇太后凤目斜睨,冷声提醒皇帝,“佛门重地,先帝还有低位份的嫔妃养在那,皇帝可别做错了事!”
皇帝闻言嘴角一抽,“母后当朕是什么人?”
他最爱声名,一个罪己诏都耿耿于怀,临死不忘,怎么可能在先帝嫔妃安置之地乱来?
等皇帝不想看亲娘冷眼,又自觉给荣妃解释到了。他就准备回去了。
这个时候,去皇觉寺问诊的太医也被太后的人带回来了。
太医跪伏于地,与太后回禀道,“寺里伺候太嫔的几位嬷嬷说……说陛下前日驾临,见真人清减,随口问了一句‘怎瘦成这样’。嬷嬷们惶恐,以为圣颜不悦,回寺后给真人加了食量,可真人体量仍不见长,她们怕宫内再次责怪,便偷偷给真人用了油腻荤腥,真人茹素数年,骤然荤腥齐上,肠胃自然受不住,这才总有呕吐。”
圣母皇太后怔住,半张着嘴,想了又想,才说,“哀家以为什么事,此事不许再提了。”
听太医回“是。”
太后又没好气的抱怨,“你们院首也是内宫老人了,不要什么什么事都慌里慌张的往内宫报。”
而回了乾清宫,听到金宝探查出来的消息。
听到太医还了自己清白,皇帝也不开心。
原来在自己亲娘眼里,自己是这样荒唐的人!!!!
七月的太阳底下的一切,被日头烤得发亮。
这前两月皇帝在康宁宫问安的时候,天天和圣母皇太后阴阳怪气说话。
圣母皇太后本因为心虚,先忍了他两月。
但是今年暑热从六月就开始了,热的叫人心浮气躁。
圣母皇太后干脆自己做主,带上几个孙儿孙女去华清宫避暑了,临走还说皇帝,“给哀家在皇城待着好好听政吧。”
虽不知母子俩闹什么别扭。但后宫里要陪皇帝一起窝在后宫里受暑的嫔妃们这时候就很羡慕太后的洒脱了。
只有叶寒烟以为皇帝给自己出气,天天心里感动的嘤嘤嘤。但再多也没有了。
毕竟桃灼殿虽离乾清宫近,可坐轿辇过去也是一身汗。
自觉是被皇帝放在心上的宠妃,叶寒烟理所应当的恃宠而骄,暂时不去皇帝那里献殷勤了。
而其他人,自觉不受宠爱,也不去乾清宫。
连曾经给皇帝写情书,说爱皇帝爱的不得了的顺嫔,都因为有皇子要照顾,没去皇帝面前邀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