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第224章 我们也去玩玩(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最新章节。

赏花灯最初的由来,是琉璃宝阁的阁主提出来吸引客人的活动。

久而久之,就成了每年涂山城最招人喜欢的娱乐节目。

现如今琉璃宝阁的女掌柜赵如烟身穿一袭水蓝色的广袖流沙裙,明艳芳菲的妆容刚在三楼露脸,就受到了男女百姓的惊呼。

“赵老板风姿不改,还是一如往年,容颜倾城啊。”

不知是哪位男子扬声赞美,其他沉迷美色的男人们惊醒,连绵不绝的夸赞此起彼伏。

而赵如烟柳眉如黛,眼波风情万种的看向众人,掩嘴轻笑,“各位抬爱了,论美貌,今日来参加赏灯会的,都是绝代佳人。”

赵如烟轻轻拍了拍掌,只见九层宝塔高楼之上,一位侍女双手捧着一朵七彩琉璃莲花,那每一片莲花花瓣栩栩如生,唯有那琉璃质感爆发的璀璨光芒,才让众人从惊艳的感叹中回过神来。

“此花灯是用七种不同的琉璃金石雕刻而成,其中的珍贵自然不必多说,最终会花落谁家,就拭目以待吧。”赵如烟眼波如丝的落到神情激动的男女身上,笑吟吟道,“那么我宣布,比试开始。”

早就等待多时的男女,纷纷激动的看向对方。

而岑子青一直在想那朵七彩琉璃莲花是彩头,不会就只有这一盏灯欣赏吧?

但很快,阁楼的侍女跟男仆各自捧着木箱子走到参赛的男女跟前,让他们现场各自雕琢彼此最喜欢的花灯。

岑子青这才明白阁楼前面这么多桌椅,是为了给他们雕刻花灯准备的。

偌大的屏风挡在中间,参赛的男女彼此都看不见对方的一举一动。

唯有站在外围看热闹的百姓们才清楚他们雕刻的进度。

“涂山城的百姓,每一个人都会雕刻,至于手艺精不精通,就不一定了。”沈时秋眼神自始至终都很兴奋,“后面才是重头戏呢。”

一炷香后,赵如烟宣布时间已到,侍女和男仆将他们雕琢好的花灯,一一呈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并且每一盏花灯都有数字,让男女彼此挑选喜欢的花灯,用纸张写下名字给侍女和男仆。

等这一环节选定花灯后,赵如烟才念出来数字,第一轮就有两个男子被淘汰了出去。

“这又是什么情况?是说这名男子的花灯没有姑娘喜欢,直接就淘汰了?”岑子青挑眉,“那如果三个姑娘同时看上了一盏花灯,亦或者是三个男子看上同一位姑娘的花灯,那不就是修罗场了吗?”

沈时秋嘿嘿一笑,“这才到那,去年的时候,就是两位男子同时对一位姑娘动了心,结果姑娘谁都没选,最后两位男子恼羞成怒,自个儿组成了一对,把花灯给领回去了。”

岑子青:???

岑子青哭笑不得,“还能这样?”

沈时秋点头,“这花灯本就是彩头,能够在此寻得真心自然欢喜,可仅凭一盏花灯成就姻缘,本就不切实际,来参加比试的,都是想考验‘情比金坚’的。”

岑子青了然,随即乐道,“所以他们之中,都是相互认识的,该不会选好灯后,就要考他们的契合度吧?”

沈时秋咦了声,“你怎么知道?”

岑子青啧了声,这节目他看多了,肯定一猜就中。

随即他又兴致勃勃的扭头看向百里鹤归,“要是他们没人成功,我们也下去凑凑热闹?”

不是说两个男的也能参加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