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最新章节。
“用了‘张景方’的预防方案,我们医院医护人员感染率一直是零!”
“那个宣白承气汤合犀角地黄汤的思路真好,我们这边一个重症病人大便一通,体温就下来了!”
“患者都说,吃了中药,身上那股沉重的劲儿没了!”
张景的名字,伴随着“张景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省医疗系统内传开。他不再仅仅是明德堂的那个年轻中医,更是此次抗疫中脱颖而出的中医领军人物之一。
赞誉和关注如同潮水般涌来。采访邀请、学术会议邀约、甚至其他地市直接发来的会诊请求……纷至沓来。
张景尽量保持着冷静和低调。他深知,这“方”并非他一人之功,是无数一线中医同仁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中西医协作的结果,更是患者用生命提供的宝贵经验。
他几乎将所有外部事务都推给了杨主任和指挥部去协调,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更深入的经验总结和方案优化中,同时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国际交流会。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是将这套基于中国本土疫情和中医思维的方案,推向国际舞台,接受完全不同医学文化背景的审视。
而就在国际交流会召开的前一天晚上,他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电话来自省外事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语气恭敬而谨慎:
“张景医生,您好。冒昧打扰。关于明天的国际视频会议,我们刚刚收到与会的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部门官员詹姆斯·沃森博士私下传来的一份……书面问题清单。
问题非常……详细和尖锐,主要是针对您那份方案的科学性和普适性。我们建议您提前看一下,做好准备。”
工作人员通过加密邮件发来了清单。
张景点开文件,足足五页英文,密密麻麻的问题,从理论机制、证据等级、安全性监测、到文化差异,甚至涉及中药材可持续性和动物伦理……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指中西医结合最核心、最敏感的争议点。
显然,这位沃森博士是有备而来,并且绝不相信仅凭一份来自中国地方城市的“经验方案”就能具有国际推广价值。
张景深吸一口气,逐字阅读着那些充满质疑甚至略带挑衅的问题。
他没有愤怒,反而露出了一丝专注甚至兴奋的神情。
很好。
这样才有意思。
他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测试界面,调整了一下灯光和坐姿,看着屏幕中那个眼神沉静、却透着自信的年轻中医。
然后,他拿起笔,开始逐一写下回应这些尖锐问题的思路要点。
一场没有硝烟的国际论战,即将拉开帷幕。而他,已然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