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第21章 这些小事还是你们定吧!(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最新章节。

“怎么不行,我倒觉得可以,此地四面环水可以保证安全隐秘,痘苗生产也不会涉及到大量的人员流动,正好又有禁地守卫,可谓一举两得。”

“......”

众人又经过半天的讨论,劲头才算慢慢的小了下来。

在旁边听了半晌,朱旺算是看明白了,这官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单单这几个老头说了半天一口水没喝的能力,他就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我们吏部回去就调阅卷宗,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得力得力官员,绝不耽误天花疫苗的推广事宜。”

“种痘收取费用合情合理,至于收费的标准,我们户部会回去研究一下,三日内肯定拿出一个妥善的方案来。”

“刑部不日会拟定出一个痘苗法令,对抗命散播谣言者处以重刑。”

“臣回去就组织工匠,试制殿下提出的各种器具。”

“俺回去就加派人手,把禁地周围的防卫再加强一下。另外刚才说的痘苗的沿途护送,俺们兵部也责无旁贷,肯定会抽调精干人员,全程保卫。”

“礼部会着手编写通俗易懂的疫苗歌谣以及画册,让天花疫苗的恩泽迅速传颂天下深入人心。”

“......”

等所有人都说完了,朱元璋看了看朱旺,示意他说两句。

朱旺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我没啥好说的,这些小事还是你们定吧,我要忙的事儿多着呢!”

他的这句话说完,整个大帐里瞬间再次变得鸦雀无声。

几个人对朱旺的观感瞬间直线下降,虽然牛痘是你发明的,但你也不能这样贬低它啊!

对朱旺的大言不惭他们也很是气愤,牛痘这种天大的事都说是小事,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事吗?

如果不是碍于朱元璋的面子,他们早就喷朱旺一脸口水了。

见到朱旺被几个人怒目而视,朱元璋顿时心怀大畅,甚至想畅饮一杯。

不过他也只是心里暗自开怀,脸上没有半分表现出来,见差不多了,他终于清了清嗓子,发表了一锤定音的最终讲话。

“拟旨:工部即日开始筹建痘苗局,就在这菱洲隔壁的荒洲上,所需牛犊等一应物品,找户部拨付,如有人敢在痘苗上伸手的,凌迟,夷三族。”

听到朱元璋杀气腾腾的话,大帐内一个个的都规规矩矩的站着,大气不敢出,这就是洪武大帝强大的气场。

只不过,今天好像有个例外,那就是朱旺。

他一脸惊讶的望着朱元璋,小声的嘀咕道:“不对啊,老朱最喜欢的不是剥皮萱草吗?啥时候喜欢上凌迟了!平常不是动不动诛九族吗,这次怎么善心大发搞了个三族?难道是年纪大了,心肠变软了!”

朱元璋看到朱旺的脸色,以为他是被自己的气势所震,于是说起话来派头就更足了。

“再拟旨:着礼部编纂『种痘圣恩』童谣图画,天下各地传扬宣讲。”

说完,他打开自己的保温杯,轻轻抿了一口,润了润喉咙。

“拟旨:鸿胪寺择日向高丽,琉球,暹罗等国传痘苗......”

“啥?”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