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镜头里的单身舞步》最新章节。
“不急。”李奶奶没抬头,竹针穿过毛线,“等他把粥喝完。”
杨永革突然把象棋谱往床头柜上一放:“我不喝了。”
“不喝也得喝!”李奶奶放下毛衣,舀起一勺粥递到他嘴边,“你当住院是啥好事?不想早点好是不是?”
他没张嘴,只是盯着她。李奶奶的手僵在半空,蓝布衫的领口微微起伏。病房里静得能听见毛线团滚动的声音,李淑琴突然觉得,这俩老头老太太像盘下了二十年的棋,楚河汉界早就模糊了,却还在那较着劲。
“我来吧。”李淑琴接过勺子,刚要喂,杨永革突然张口咬住,囫囵咽了下去。
李奶奶收拾布包时,竹针不小心掉在地上,滚到杨永革床底下。她弯腰去捡,头发扫过他的手背,像片羽毛轻轻蹭过。杨永革的手猛地抖了下,输液管里的药水都晃了晃。
“走了。”李奶奶捡起竹针,没回头,蓝布衫的衣角扫过门框,像句没说出口的话。
“她织的毛衣……”杨永革突然开口,目光追着那抹蓝色,“是给她孙子的?”
“是给社区流浪猫织的小窝。”李淑琴笑了,“她说猫冬天怕冷。”
杨永革没说话,只是重新拿起象棋谱,指尖在“马走日”的字样上摩挲。窗外的夕阳照进来,给他的白发镀上金边,倒比平时柔和了许多。
接下来的几天,李淑琴和李奶奶轮流去医院照看。李淑琴上午去,带李奶奶做的南瓜糕;李奶奶下午去,带自己熬的小米粥。两人碰面时不说话,却总在病房门口错开半步,像两只互相绕着走的猫。
杨永革渐渐能下床了,李淑琴就扶他去走廊散步。他走得慢,一步三晃,却总爱往象棋室的方向拐。“想去看看?”李淑琴问。
“嗯。”他点头,眼睛亮了点。
象棋室里空荡荡的,只有老张在打谱。见他们进来,老张赶紧站起来:“老杨你可算来了!你那盘‘仙人指路’还没下完呢!”
杨永革走到棋盘前,手指在“兵”的位置敲了敲:“我走这步。”
“我走炮。”老张配合地挪了挪棋子。
两人你来我往,李淑琴在旁边看着,突然发现杨永革下棋时眼睛里有光,像年轻时的模样。下到一半,他突然抬头:“淑琴,你说我要是早点学跳广场舞,是不是……”
“下棋挺好。”李淑琴打断他,“各有各的活法。”
老张在旁边打圆场:“老杨象棋下得好,琴姐广场舞跳得好,都是能人!”
杨永革笑了,没牙的嘴豁着,倒比平时顺眼多了。
出院那天,杨永革的女儿要接他去深圳,他摆摆手:“不去,我在樟木头住惯了。”
“那我请个护工?”
“不用。”他往李淑琴和李奶奶的方向看了看,“我自己能行。”
李奶奶突然从布包里掏出串钥匙:“我那间老屋跟你住的小区隔条街,钥匙你拿着,中午过去吃饭,我给你熬粥。”
杨永革愣住了,钥匙串上挂着个小象棋,是木头刻的,磨得光溜溜的。“我……”
“别废话。”李奶奶把钥匙往他手里一塞,“再掀棋盘我可不伺候。”
他攥着钥匙,指腹在象棋上摩挲,突然笑了,笑得像个拿到糖的孩子。
李淑琴站在旁边看着,突然觉得这画面挺好看——蓝布衫的老太太,白头发的老头,阳光下的钥匙串,像幅没画完的画,却比任何才艺展的舞台都热闹。
回到家,她打开手机,看见杨永革发了条朋友圈,是张象棋盘的照片,配文:“马走日,象走田,日子慢慢过。”下面有点赞,李奶奶的头像排在第一个。
她笑着点了个赞,转身去阳台浇花。多肉的叶片上还挂着水珠,在阳光下闪得像星星。她想起李奶奶说的“猫冬天怕冷”,想起杨永革藏在柜子里的真玫瑰,突然觉得,这樟木头的日子,就像盘下不完的棋,看似磕磕绊绊,却藏着股子暖烘烘的认真。
至于才艺展?至于直播间的流量?好像都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明天能看见李奶奶的蓝布衫,能听见杨永革的棋盘响,能把南瓜糕的甜味,混着小米粥的香,慢慢熬进日子里。
她拿起手机,给李奶奶发了条微信:“明天教我织猫窝吧。”
很快收到回复,就俩字:“等着。”后面跟着个笑脸,歪歪扭扭的,像李奶奶织的毛线团。
李淑琴对着屏幕笑了,眼角的纹舒展开来,盛着满满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