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青芜志》最新章节。
晨雾未散,跨界学院的东侧灵田已泛起一层薄霜。寒气凝于草叶尖端,如珠如露,在微光中轻轻颤动。远处山峦尚被灰白的雾霭笼罩,唯有药园方向,一盏孤灯摇曳,映出一个纤细的身影。
沈青芜蹲在赤阳藤旁,指尖轻抚那新生的嫩芽。七日过去,这株曾被视为死物的奇藤已抽出三寸新枝,叶片呈暗红色,脉络间隐隐有火光流转,仿佛体内燃着一簇不灭的小火苗。
她没有用灵力催长,也没有施加任何护阵——只是每日清晨来此,浇水、松土、低语几句无人听清的话。有人说她在与植物对话,也有人笑她“堂堂长老,竟做起农夫”。
但她不在意。
今日不同往常。天刚破晓,她便换下素白衣裙,穿上粗麻布衣,腰间系一条旧皮带,脚踏草编履,将长发简单挽成髻,插了一根木簪。这是外门弟子劳作时的标准装束。
她走出药园,径直走向学院最偏僻的一片荒废灵田。
那里曾是北岭最大的药圃之一,二十年前因一场地脉紊乱导致灵气枯竭,从此废弃。杂草丛生,石碑倾倒,连看守的执事都懒得巡视。可沈青芜却在此立下告示:“本源之道,始于足下。自今日起,我将亲手复垦此田,不借灵器,不用高阶法诀,仅凭双手与草木共鸣。愿同行者,随我耕种。”
消息传开,众人哗然。
“沈院长疯了?她是合道境大能,竟要亲自锄地?”
“是不是林师叔走后,她心神受创?”
“可……昨夜‘传火礼’上,她明明气定神闲,怎会突然如此?”
质疑声四起,但也有几人悄然动容。
辰时三刻,沈青芜抵达荒废灵田,手里握着一把木锄头——真正的凡铁打造,未经符文加持,重而钝,远不如灵器省力。她将锄头插入冻土,用力下压。
“咔!”
一声闷响,泥土裂开一道浅缝。她的手腕微微发抖,额角渗出细汗。这一击并未深入,反而震得虎口发麻。
围观弟子面面相觑。
一位年轻女修忍不住上前:“沈师,让我助您一臂之力吧!哪怕只用风刃划开表层也好……”
沈青芜摇头,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不必。我要试的,不是如何最快翻土,而是能否感受这片土地的呼吸。”
她喘了口气,再次挥锄。
这一次,动作缓慢却坚定。每一锄落下,她都会闭眼片刻,似在倾听什么。渐渐地,她的节奏变了——不再蛮力硬砸,而是随着某种无形的律动,轻重交替,如同在跳一支古老的农舞。
忽然,她停下。
弯腰,伸手拨开枯草根部的一团腐叶。
一缕极淡的绿意浮现——是一株几乎透明的幼苗,茎干细若蛛丝,顶端托着两片近乎无色的叶子。
“还活着。”她轻声道,“地脉虽断,生机未绝。”
她小心翼翼地将其护住,从怀中取出一个小陶罐,倒出些许粉末状的养料——那是她用十种低阶灵草研磨而成的“归元粉”,专为唤醒沉睡土壤所制。
“它等了二十年。”她说,“我不急。”
正午时分,阳光终于穿透云层。沈青芜仍在劳作。她的手掌已磨出血泡,指甲边缘沾满黑泥,布衣也被荆棘划破了几道口子。可她始终未曾调动一丝灵力疗伤,只是用布条简单包扎,继续前行。
几名弟子默默走近,在不远处停下。
那个曾问“阴脉闭塞是否也算答案”的少年站了出来,低声说:“沈师,我也想试试。”
他跪坐在另一块硬土前,学着她的样子,一锄一锄地挖。
起初笨拙无比,没几下就腰酸背痛。但他咬牙坚持。第三天,他开始察觉到异样——每当锄头触地,掌心竟传来微弱的震动,像是大地在回应他的努力。
第五天,他在一处石缝中发现了一株枯萎的“静心兰”。这花本应在百年内自然凋零,可它的根须仍存活性,甚至微微搏动。
他连夜查阅古籍,找到一种以月露浸泡、配合指温唤醒的方法。第七日清晨,那株静心兰竟绽出一朵淡紫色的小花,清香弥漫百步。
消息传开,越来越多弟子加入。
有人负责清理碎石,有人研究古方调配土壤,还有人尝试以音律振动激发地脉残余波动。他们不再依赖灵力横扫千军,而是学会俯身倾听、耐心等待。
一个月后,这片荒田竟初现生机。
新翻的土地上,已有十余种濒危灵植重新萌芽;原本干涸的引水渠中,也因众人合力疏通,重新流淌起带着微弱灵气的活水。
而沈青芜,已瘦了一圈。
她的手指粗糙皲裂,脸上添了几道晒痕,眼神却比以往更加清明。
某日黄昏,她在田埂边席地而坐,捧着一碗糙米粥慢慢吃着。一名老执事踱步而来,皱眉道:“沈院长,您贵为学院院首,这般自苦,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