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第382章 靠着交友天赋,逐渐招募名臣将相!(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最新章节。

【理由是怕掌控不了刘邦,这出尔反尔的举动,彻底惹恼了刘邦。】

【别忘了,咱刘邦可是个恩怨分明的汉子。】

【能因为你刮锅不给封赏,也能因为你多给200钱,多封你2000户。】

【既然你县令容不下我,那我就只能先除掉你了。】

【于是,在刘邦的一通思想工作的鼓舞下。】

【城中的百姓们,斩杀了县令,拥立刘邦成了新的县令。】

【从此,这位混吃混喝的泗水亭长下线了,大名鼎鼎的沛公正式登场。】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铿锵道:“此所谓提三尺剑定天下!”

如果粗读史书,很多时候都会觉得刘邦不过是一个“老流氓”。

他干过的烂事可太多了。

项羽要把他爹煮了,他跟没事人一样样,跟项羽说“那就分我块肉呗。”

你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活脱脱一个流氓做派。

像往儒生帽子里撒尿,一边洗脚一边接见贵客。

去女婿家耍无赖,说话不算数等等一堆烂事,史书里也是写得清清楚楚。

尽管对于刘邦一些作为,他并不是很认同。

但对于刘邦的能力,他却非常认可。

“刘邦这种人,即便处于盛世,也必然能够成就一番大业。”

【如果说萧何,是被刘邦的个人魅力所征服。】

【那张良和刘邦的相识,则全靠刘邦被点亮的交友天赋。】

【张良和刘邦的第一次相遇,是在投奔楚王景驹的路上。】

【刘邦看到张良,仅带着100多个年轻人,就去投奔楚王景驹。】

【便好奇地上前搭话,两人开始边走边聊。】

【张良给刘邦讲他学了10年的《太公六韬》】

【刘邦听了连连点头,张良惊呆了。】

【因为《六韬》极其深奥,自己都是遇到奇人传授,才懂得其中的奥秘。】

【刘邦不仅听懂了,还能和自己交换意见,这不妥妥天才嘛。】

【其实在刘邦眼中,带兵就是和一群人交朋友。】

【治国,那不就是和天下人交朋友嘛,都是人情世故那一套。】

【张良被刘邦的人格魅力,彻底征服了,果断留在刘邦的身边。】

春秋时空位面。

老子淡然笑之:

“其实这便是大道至简,越是复杂的东西,底层逻辑就越是简单,抓住‘道心’,一切迎刃而解。”

“只不过,这所谓‘道心’,可不是人人都能抓住的。”

有的人,或许要用数年才能明白。

而有些人,或许只需要一瞬间,便能够通透。

【有张良的帮助,刘邦带领着自己的军队,率先打入了关中。】

【先入关中是有说法的,当初楚怀王和各路诸侯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刘邦被这虚无缥缈的王,给裹到了半空,他飘了。】

【刘邦看到豪华宫殿,漂亮宫女,和数不尽的金银财宝,瞬间不想走了。】

【张良说了,你想想自己为什么能来这儿。】

【还不是因为秦朝暴政失了民心,现在你开始享乐,你让天下人怎么看你啊?】

【刘邦被张良给刺醒了,放弃了好不容易到手的享受,率军返回。】

【临走前,还和咸阳城里的百姓约法三章。】

【百姓们看到刘邦如此贤明,纷纷拥护刘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