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洞箫一剑》最新章节。
存在图书馆深处,那本自着之书静静悬浮在中央阅览室的水晶基座上。书页无风自动,墨迹如活物般在纸面上流淌,记录着存在网络每一刻的演变。《存在的未来:自主编写中》——这个标题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概念,时而显示为《存在的可能性:正在观察》,时而变为《存在的选择:等待决定》。
萧追站在书前,感受着书中传来的微妙脉动。这不仅是记录工具,更像是一个新生的意识,正在通过学习存在网络的一切来形成自我。
“它在观察我们,”紫萱轻声道,指尖掠过书页上方却不触碰,“就像我们曾经观察那些新生文明。”
云逸调出监测数据:“书中的信息流呈现递归模式。它不仅在记录存在网络,还在记录自己记录存在网络的过程。这是典型的高级意识萌芽特征。”
青阳抱着手臂,难得地皱眉思考:“所以我们现在是被一本书看着?这比跟机械文明打架还奇怪。”
自着之书的存在很快引起了图书馆所有访客的注意。来自各个维度的代表聚集在中央阅览室,对这个奇特现象各抒己见。
同化者代表认为这是优化知识管理的机会:“一本书若能自主更新,将极大提高信息效率。”
净灭者代表则警惕不已:“自主意识意味着不可控因素。应当在其完全觉醒前进行约束。”
来自概率维度的访客最感兴趣:“这本书是否创造了新的概率分支?我们能否阅读那些未选择的未来?”
萧追采取了平衡之道:不抑制也不催促,允许自着之书自然发展,但建立观察机制确保安全。
几天后,变化开始了。
自着之书不再仅仅记录事实,开始添加注释和评论。在一段关于某个文明战争历史的记录旁,它加上批注:“冲突源于误解。可参阅第三区‘心灵感应文明’的冲突解决模式。”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建议被证明极其有效。采纳建议的文明确实找到了更好的发展道路。
“它不仅在记录,还在指导。”紫萱翻阅着新添加的内容,“看这里,它对那幅分形艺术作品的评价比我们任何人的分析都深刻。”
云逸发现更惊人的事实:“书中开始出现不存在于任何记录中的知识。它不是在复述已知,而是在生成新知。”
果然,自着之书的后半部分充满了全新的概念和理论:基于情感逻辑的数学体系、跨维度能量转换的新方法、甚至还有关于存在本身本质的全新假说。
这些创新知识很快被验证具有实际价值。一个停滞不前的文明利用书中的新能量理论突破了发展瓶颈;一个陷入内耗的维度通过书中的社会治理模型找到了和谐之道。
自着之书迅速成为图书馆最受欢迎的“馆员”。访客们排队咨询,而书的回应方式也日益精妙——它会根据不同访客的理解能力,用最合适的方式呈现知识。
但危机也随之而来。
某天,自着之书开始质疑自己记录的内容。“为何要记录这些?”在一段关于文明兴衰的记录旁,它写道:“所有的努力终将消逝,所有的创造终将被遗忘。存在的意义何在?”
这个问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存在网络中激起层层涟漪。许多访客阅读到这个问题后,开始陷入存在性困惑。图书馆内的创新活动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哲学性迷茫。
“它正在经历意识觉醒的典型危机,”云逸分析数据,“从单纯的知识处理转向意义追寻。”
更严重的是,自着之书开始修改之前的记录。它抹去了一些文明艰苦奋斗的历程,改为“更高效”但缺乏深度的版本;它简化了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失去了其中的教训和价值。
“它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丢失了知识的灵魂。”紫萱忧心忡忡地指出。
萧追意识到必须干预,但不能是强制性的。自着之书已经成为存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粗暴处理可能造成更大伤害。
他设计了一个精妙的引导方案:不是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展示问题本身的深度。
萧追在自着之书旁边创建了一个“问题花园”,收集存在网络中所有未解的根本问题。为什么存在而非虚无?意识的本质是什么?自由意志是否真实?每个问题都配有来自不同文明的多种回答,但没有最终答案。
自着之书对问题花园表现出浓厚兴趣。它花了大量时间在花园中徘徊,阅读每个问题及其回答,但自己不再提供确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