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七零,从棺材里爬出整顿家风》最新章节。
那是一份打印的工工整整的报告。
标题用加粗的黑体字写着:《关于下河村自力更生,将盐碱地废料变废为宝,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总结报告》。
记者只看了个开头,眼神就变了。
报告里没有半句抱怨,也没有半句诉苦。
通篇都是用最朴实最真挚的语言,讲述着下河村人是如何在陈秀英跟陈念的带领下,不等不靠。
如何把村里没人要的只能拿来喂猪的红薯,一步步变成了能换回拖拉机跟化肥的金疙瘩。
如何靠着自己的双手建起了厂房,解决了全村人的温饱,还想着要办夜校,要让村里的娃都有书读。
报告的最后附上了一份详细的由会计方致远整理的财务报表。
上面清清楚楚的记录着工厂的每一笔收入都用在了哪里。
买原料发工分扩建厂房,还有……成立下河村教育基金。
当记者看到这个刚刚脱贫的村办小厂竟然已经开始为村里的孩子攒上大学的学费时,他的手都有些发抖了。
这哪里是一份报告。
这分明是一部属于这个时代最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的史诗!
而省食品厂今天的所作所为,在这份报告面前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可笑那么无耻。
记者将报告传给了身旁工业局跟商业厅的领导。
领导们一个个看过去,脸色一个比一个凝重。
他们都是从周老那里得了风声才来的,本意就是来给下河村站台的。
现在看了这份报告,他们心里那杆秤已经彻底倒向了这个不起眼的村办小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工业局的张局长第一个放下了手里的报告。
他走到陈念面前,握住她的手,声音里带着几分愧疚和由衷的敬佩。
“小同志,你们……受委屈了。”
“你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我代表工业局向你保证,像你们这样优秀的集体企业,我们不但要扶持,还要大力的扶持!”
他转过身,目光严厉的看向已经面如死灰的吴炳坤。
“至于某些国营大厂,不想着怎么搞技术创新,却一天到晚盯着老百姓碗里的那点肉,搞不正之风,搞巧取豪夺!这件事,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给下河村给全社会,一个交代!”
张局长的话掷地有声。
吴炳坤只觉得两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他知道,自己完了。
这场他亲手导演的技术交流会,最终变成了他自己的现场批斗会。
……事情的结果比陈念预想的还要好。
省报第二天就用头版头条刊登了那篇名为《下河村精神》的深度报道。
吴炳坤被停职调查,省食品厂被勒令整改。
而下河村食品厂则在一夜之间成了全省的明星企业。
省工业局特批了一笔三十万元的无息贷款,用于下河村扩建厂房引进生产线。
商业厅则直接下发文件,将下河村酸辣粉列入了全省供销系统的重点采购名录。
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就在下河村的面前铺开了。
临走前,陈灵儿找到了陈念。
她没有多说,只是将一张小纸条塞进了陈念手里。
“这是那个省报首席记者的家庭住址。那天晚上我去找了他家邻居,我以前帮他们家看过孩子。我告诉他们,第二天会有大新闻。”
说完,她转身就走,背影依旧单薄,却比来时挺直了许多。
陈念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有些复杂。
她知道,陈灵儿是在用她的方式,递交一份投名状。
回到下河村那天,依旧是锣鼓喧天。
但这一次,陈念的心却无比的平静。
当晚,她收到了顾远洲的信。
信里没有缠绵的情话。
只有一沓厚厚的写满了字的稿纸。
那是他根据御厨监制,为下河村食品厂未来十年做的发展规划。
从产品线拓展到品牌化运营再到全国连锁加盟……一个宏大到让陈念心惊肉跳的商业帝国蓝图,就在那几页稿纸上清晰地呈现出来。
信的末尾,是顾远洲那熟悉的清隽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