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最新章节。
晨雾拢罩的靠山屯,被晒谷场的嘈杂声吵醒。
林英裹着灰布棉袄立在石磨旁,看老菜头柱着枣木拐杖,正踮着脚数山脚下的暖棚。
他那顶洗得发白的蓝布帽被风掀得乱晃,每数到第十座,枯枝似的手指便重重戳向远处:“十、二十……一百零七!”
最后一嗓子喊得破了音,惊得枝头麻雀扑棱棱乱飞。
“老叔,数错了。”林英走过去,顺手替他压了压帽檐。
老菜头猛回头,眼角的泪痣沾着雾水,活像颗要掉下来的星子:“英子啊!我从鸡叫数到日头冒尖,这百零八座棚子,比我种了四十年菜见过的都齐整!”
他枯瘦的手背蹭过棚膜,冰碴子簌簌往下掉,“你瞧这草苫子铺得多匀,恒温灶的烟往东南飘,这是怕火星子燎了边上的药材苗吧?”
林英望着层层叠叠的棚顶,像给荒坡盖了床绿绸被。
三天前拆李有田猪圈时,墙里抠出的碎砖还扎手,如今全砌成了暖棚的地基。
她摸了摸老菜头拐杖上的磨痕,轻声道:“您教的‘雪窖藏春’法子,得配上村里人这股子狠劲才成。”
“狠劲?”老菜头忽然笑了,拐杖往地上一戳,“昨儿后半夜我起夜,还瞅见王瘸子媳妇背着娃往棚里搬炭,她说‘我男人腿不利索,多搬块炭也算给队里出份力’!”
他浑浊的眼睛亮起来,“英子啊,你把人心焐热了,这棚子才真成了金窝窝。”
石磨另一侧传来墨汁的清香,陈默蹲在青石板上,狼毫笔在粗麻纸上走得飞快。
他今天没戴眼镜,额前碎发沾着露水,看见林英过来,耳尖倏地红了:“刚把规划图改完。”
他展开图纸,指尖划过用朱砂标红的区域,“东区是反季菜,西红柿、黄瓜、韭菜轮着种;西区挖了三口塘,我问过县水产站,说能养鲫鱼;南区……”
“南区种黄芪。”林英接话,指尖点在图纸右下角,“老菜头说这东西能卖高价,还能固坡防雪。”她抬头时,正撞进陈默发亮的眼睛里,像山涧里落了颗星子。
他喉结动了动,把话咽回去,只将图纸往她手边推了推:“石碑刻好了,你去看看?”
晒谷场中央的青石碑泛着冷光,“不靠天,不靠命,靠双手”十个大字深深刻进石里,石屑还散在碑座下。
林英伸手摸过“靠双手”三个字,指腹被刻痕硌得发疼。
她想起三天前拆猪圈时,李有田蹲在墙根的模样,那时他的手还抖得握不住烟袋,如今却带着儿子在棚区扫雪,扫帚划地的声音比谁都响。
“林队长!”赵干事的吆喝从村口传来。
他骑着辆掉漆的二八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个牛皮纸信封,车铃铛撞得叮当响,“县委批了!”
他跳下车,鞋跟在冰面上滑出半尺远,扶住石碑才站稳,“书记说‘靠山屯模式’要全县推广,下月初组织各村支书来参观!”
林英接过信封,封皮上“林甸县人民政府”的红章还带着油墨香。
赵干事搓着冻红的手,笑得见牙不见眼:“我跟书记说,您这棚子能让全县人冬天吃上鲜菜,他拍着桌子说‘这比修十座粮仓都实在’!”
远处忽然传来马嘶声,铁蛋甩着长鞭从村东头过来,三辆带篷马车排得整整齐齐,车帮上“英子鲜菜”四个大字被红漆描得发亮。
他跳下车,皮帽子歪在脑后,露出发青的鬓角:“林姐,菜装好了!黄瓜用湿草帘裹着,西红柿垫了松针,您闻闻,这车里头还带着暖棚的热气呢!”
他掀开最前面的篷布,清凌凌的黄瓜顶着白刺,西红柿红得像要滴出血。
王婶挤过来,捏了根黄瓜在衣襟上蹭两下,咔嚓咬了口:“脆生!比我夏天种的还甜!”
她转头对铁蛋笑,眼角的皱纹里全是蜜,“我家大妮子昨儿喝了黄瓜汤,说这味儿比她出阁那天的喜糖还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