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活着:成了徐福贵弟弟徐福气

第79章 一代歌后!(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活着:成了徐福贵弟弟徐福气》最新章节。

“哎,好!”徐福气点头,“谢谢大妈!”

就这么着,队伍继续上路,他背上的孩子这会睡得香,毕竟是孩子,昨晚折腾一夜,别说小孩了,就是他们大人这会都筋疲力尽,都是强撑着。

半个小时后,终于是来到石硖尾,这边就是九龙城区的边缘地带,也是眼下从北边逃难过来后最大的难民营中心,就是依山而建的棚屋、板房,密密麻麻的,看着十分简陋,肯定也不会有什么排污系统,水电什么,生存环境恶劣,就跟后世的城市贫民窟差不多,木屋的密度也相当高,这要着火了,一烧烧一片,要按正常历史轨迹,最终于1953年的圣诞夜,石硖尾木屋区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火,令五万多人无家可归。

他们一行人来到山脚下,先前已经定居下来的难民,目光异样的盯着他们瞧,有人道:

“得,又来一批抢地儿的,娘的,已经够挤了,我看后面要再来人,咱他娘脸得钻茅坑里睡去。”

“你们怎么TD过来的?陆路水路?”

有难民回着,“水路,小舰板,差点淹死!”

“行!”那问话的人道:“你们运气不错,没淹死在海里!”

“大哥,俺听你口音是HN的吧?俺也是HN的,你们这木屋自个搭的?”

“那咱是老乡!”那人点头,道:

“看在老乡份上,俺就告诉你,自个去捡木柴,或者去山上砍,完了有空地就自个搭,没人管的,抓紧,晚了可就没地儿了。”

众人一听,来不及休息,纷纷散到四处找木柴去了,徐福气没动弹,边上找个地儿坐下休息,见那小毛一家三口也待在原地,道:

“你们怎么不去找木头?晚了可就没了!”

男的道:

“小兄弟,不瞒你,我们一家千里迢迢从HB逃难到这边,是有个亲戚在这儿,在旺角的一街道开了家杂货铺,我刚问询了下,好像离这不远,一会我准备带着妻儿去投靠我亲戚。”

徐福气点头,“那挺好的,你们在这先歇会,然后就抓紧过去吧。”

男子点头,道:

“小兄弟,我们一家三口能安全到港岛来,可多亏了你,不然我们三个怕是早就没命了,你要不嫌弃,就跟我们一块去,肯定能给你安排个住处,比住这儿要强,你看行吧?”

徐福气摆手,道:

“老哥,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不过我跟你们一样,在这边也有亲戚,到时我也去投靠亲戚去。”

找个借口应付了,他空间里钱有的是,到时住旅馆就成,或者住空间也可以,住的地儿一点不用愁,四人在这边歇了半个来小时,小毛一家准备离开,男子从兜里取出张纸条,道:

“小兄弟,这是我那亲戚开的杂货铺店址,以后你要安稳下来了,可以来找我们的,我叫???,我妻子叫???,我这闺女叫‘徐勋输’。”

徐福气下意识点头,下一秒觉得哪里不对,先愣下,随即眼神诧异的看向对方,道:

“老哥,你……你这闺女叫啥?徐勋输?没搞错吧?”

男子疑惑,心道我亲闺女名字还能弄错了,道:“没错啊,是叫徐勋输,怎么了?”

徐福气继续问道:“你们是HB哪里的?”

“武汉武昌啊!”

“咕咚!”

徐福气有些艰难的咽口口水,嘴里愣愣道:

“劳资这是救了港岛日后的一代歌后‘徐小风’?!”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