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华

第七百零九章 初春屠苏(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魏芳华》最新章节。

东边此处庭院、平时还有人打扫,但无人居住。或因这里清静又宽敞,一些侍女干活便喜欢到这边来。天井角落里正有个侍女、在那里清洗着衣物。

她要先把这些麻布料子的衣物、用皂荚水洗干净,然后才送去浆洗室。皂荚和到了水里之后,还挺滑手。侍女见其中一条缥带打了结,便顺手往下拔,因为水滑,她以为可以轻松把缥带捋顺,没想到那布结被捋到一端、却变成了个死结,她反复拔也没能把布结松开,反倒愈发打紧都变坚硍了。她只得用手捏住慢慢搓、想把死结给解开,捣鼓了好一会,总算是松开了缥带的布结。

侍女继续辛勤地劳作,拿起一把刷子,蘸上皂荚水,在打湿了如同黑色的深青色麻布衣裳上“哗哗”刷洗了起来。她仿佛只是胡乱刷了一通,力气很轻,但整个深青衣裳都都刷到了、没有忽略任何一个角落。大概是洗衣裳有点枯燥,侍女有时宛若心不在焉,完全没有规律,下一刷子连她也不知道落在哪里。只有当她发现小小的泥印时,才会对着泥印时轻时重地反复刷洗,直到完全清洗干净。侍女正在闷头干活,却忽然感觉周围一下子明亮了几分!

她抬起头时,才发现天气终于放晴了、太阳刚从云层里露出了头,她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明媚的阳光下,木盆里青色的白色的衣物都陈在那里,仿佛更加清晰了。侍女顺手拿东西遮住木盆中的衣物,人也站了起来,撑着后腰活动了一下,“唉呀……”她长长地叹出一口气,感觉浑身好似都轻松了一头。

人就是这样,即便是天气放晴这样的小事,兴许也能抚慰心情,虽然还是有点疲惫、但也让人变得轻松惬意了。侍女的眼睛里露出了一丝笑意,不禁又抬头看了一眼靠近中空的太阳。

庭院里侧的阁楼上,王氏与秦亮谈论了没多久,心情亦已渐渐平静了下来。秦亮还跪坐在一侧,身上整整齐齐的,头上的远游冠、身上的袍服一点都没乱,袍服侧边甚至还有折痕、显得衣冠更加整洁。王氏则靠坐在墙角,并垅的大长腿斜伸在一边,坐姿反倒有点不太端正,她拉了一下深衣轻轻盖住,然后才把脸避过去,背着身整理琐事。没一会,王氏便伸手在裙袂上方抚平了料子,低着头忍不住向侧后一转、用幽深的眼神看了一眼,这时她终于转过身,面对着秦亮对坐。

彼此离得很近,秦亮又欣赏着她的容貌,开口道:“君的脸型圆润,下颔倒生得挺秀气。”

王氏垂眼看着下方一言不发,这时秦亮伸手放在了她的手背上,她忍不住反手抓住秦亮的手、却仍握在自己的手里没放开。王氏欲言又止,抬眼观察了秦亮一下,终于不好说什么,不过这才一会工夫、她觉得实在是有些神奇。或因以前在一起时,仲明对她的了解很用心罢。她转头看了一眼窗外,心情复杂地说道:“时辰不早了,我先走,仲明随后也过来。”

秦亮点头道:“一会宴会上见。”

王氏从筵席上起身,走到楼梯口又回头看了一眼。她走出阁楼厅堂时,马上就发现、有个侍女正在远处的天井角落里做事,好像在洗衣裳。哪怕太阳出来了,初春的天气仍然很冷。庭院里起了一阵微风,王氏顿时感觉深衣里凉飕飕的,这气温与刚过去的除夕、大概也没多大的区别。

此时王氏的心情仍然非常乱。这里的阁楼、让她想起了长安的阁楼,她在那地方度过了一个个绝望的日夜,以为自己要死了、王家都要完了,直到听说秦亮难以置信地打赢了司马家,彼时心情难以忘怀!

还有秦亮说的那些话,声音仿若仍在耳际,他的手也非常温暖且触觉细致准确,许多记忆、常叫她无法制止自己念想。但她心里当然也明白,一切都是不应该发生的错误!简直难以启齿、无颜示人,她都不知道是怎么面对秦亮的。况且伯续(郭统)也将去相国府任职,她真的应该下定决心,阻止彼此继续错下去了。

刚走到走廊上,忽见公渊的续弦妻子、诸葛淑正迎面走来!王氏的心头顿时一紧,埋头看了一下衣裳,然后觉得脸颊好像还有点烫,却不知道看起来荭不荭。

诸葛淑好像也有点不自在的模样,拘谨地走上前见礼,说道:“原来姑也在这里阿。”

王氏回头看了一眼阁楼,故作镇定道:“仲明在阁楼里,我刚过来与他说点事,谈了几句。”稍作停顿,她又用随意的语气道,“今年王家酿的屠苏酒,配制得很不错,卿尝过了吗?”

诸葛淑道:“昨天就饮过了。”

王氏总算忍住了、没有摸自己的脸颊,但说完屠苏酒又有点后悔,似乎是欲盖弥彰,还不如不说!

好在诸葛淑并没有在意,她轻声说道:“那我去见仲明一面。”

王氏道:“午宴要开始了,卿等尽快来前厅罢。”诸葛淑应了一声,便与王氏道别。

等到诸葛淑走进阁楼时,秦亮也下了楼,正准备去赴宴。见到诸葛淑,他便又与丈母行礼,寒暄之余、说了些新年的吉利言辞。

诸葛淑非常年轻、比令君还要小一些,平常对秦亮也很好。但他一向是有意识地、与诸葛淑保持着应有的距离。毕竟王氏与诸葛淑还是不一样的,王氏现在其实就是个寡妇。

秦亮与诸葛淑说了一会话,便去参加了家宴,饮屠苏酒、看歌舞与演戏。家宴结束他也没有再做别的事,之后便道别回府了。

元旦节日过去,宴会仍然频繁,不过官员们已经开始办正事。没几天,已有朝臣陆续来到相国府走动。秦亮在西厅接见,听完了贺词并道谢,遂留下相国右长史陈骞,自己从走廊夹道、来到了北侧台基上透气。

只片刻工夫,辛敞就跟了出来,两人站在栏杆后面见礼寒暄。辛敞随即说道:“夏侯泰初自称身体有恙,刚上了辞呈,想要辞去太仆的官职。”

“哦?”秦亮立刻转头看向辛敞。

辛敞沉声道:“大王认为,他是真病、还是假病?”

如果秦亮真的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只消亲自去探望,察觉一下经脉立刻就能知道,几乎不会错!但秦亮忽然想起了关于道士、谶语的传言,钟会曾提起,令狐愚也说过,看来不止一两个人听闻。

秦亮在栏杆旁边踱了几步,不得不考虑夏侯玄的名望。但夏侯玄没有军功,做过雍凉都督、曾跟着曹爽伐蜀,好像不太懂兵事,被司马懿钟毓等人忽悠得团团转。

然而在秦亮封王的朝会那天,夏侯玄缺席了。况且秦亮总算是受过曹爽的恩惠。

秦亮遂沉声道:“他产生危害的方式,当初李丰许允已经演示过一遍,便是阴谋搞事的时候、准备推出来撑场面。”

辛敞立刻道:“大王之言,真乃一针见血!”

“这样……”秦亮抬起一只手,转身面对辛敞说道,“我不想知道他是否真病了。卿挽留一下,若是觉得他去意已决,便放他辞职罢。”

辛敞抬眼看了秦亮一下,揖拜道:“喏。”

其实明事理的人,知道无能为力,做事多少会考虑后果。反而是太学里那帮人、其中有些半大小子,需要提前盯着点,以防把场面整得很难看。明明是大势所趋顺应天命、不得已而为之,何必把自己搞得像个奸臣贼子似的?

秦亮也正要离开此间,尚书诸葛诞又走了出来,于是秦亮继续在台基上、吹着初春的冷风。

诸葛诞道:“今年仆的族子,竟派人送礼贺节来了。”

秦亮微微侧目,诸葛诞恍然解释道:“便是东吴的诸葛恪!”

“哦!”秦亮立刻发出一个声音。

诸葛诞接着道:“信使本来是打算除夕之前到,说是路上耽搁了,元旦都过了才抵达洛阳。说来也奇怪,早年两家虽偶有来往,但诸葛恪从来没有在元旦佳节、专程派人送过贺礼。”

秦亮脱口道:“蜀汉既灭,他不会是想知道大魏的下一步打算罢?”

诸葛诞忙道:“仆与诸葛恪是亲戚,但各为其主,仆从未有过不忠大魏之念。”

秦亮道:“这是当然,何况吴国都要自身难保了。公休与他终究是同族,偶有来往,扯不到忠心是否的事上,别担心。”

诸葛诞揖道:“大王英明。”

秦亮又故作随意的口气道:“对了,有些谣言,公休可不要信。许多事都是这样,过两次话、便会变得面目全非,更别说市井流言了。”

诸葛诞想了想,应了一声。

秦亮琢磨了一会,诸葛恪似乎挺担忧魏军的动向,既然如此、那不如让他更担心一点!

于是秦亮随后找来了马茂,叫马茂负责写密信,然后拿来签字、用相国的印。密信分别送给梁州刺史王濬、荆州刺史杜预,让他们把各地修屋和造船的木屑,全都集中倾倒进大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永历十三年,大明到了覆灭的最后关头。朱由榔睁开双眼,满朝奸佞,十面追兵,谁说我是逃跑皇帝?看我怎么战云南、定南洋驱鞑虏、拓边疆拳打吴三桂、脚踢尚可喜生擒洪承畴、福临当球踢让你们看看什么叫21世纪的降维打击!
黑咖啡少糖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南疆少年走天下
南疆少年走天下
一个南疆小寨中的平凡少年陶小满,从没见过南疆外四大国的繁华世界,极其崇拜葬在南疆的程国远征大将军李草,梦想有一天能去到四大国开开眼界,更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草一样伟大的将军。他神秘的爷爷从他会走路时就将毕生武学传授于他,他的命运也在这一招一式中注定与众不同。斩夜,破军刀法伴随着他成长,他的爷爷知道,终有一天他会踏上去四大国的路....他将带着南疆才有的蛮荒气息,书写属于他的故事。他将经历美好,
点桐一生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