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嫡女不好惹,她又娇又飒》最新章节。
太后脸一黑,把药方扔在刘太医面前:“你这老东西,竟然敢偷别人的方子邀功!来人啊,把刘太医贬为庶民,永远不许行医!”
侍卫拖起刘太医,他还想辩解,直接被人拖了出去。太后看着叶挽宁,语气缓和下来:“好孩子,委屈你了。这方子是你娘的心血,也是你的功劳,太后就赏你黄金百两,再赐你块‘济世女医’的牌匾。”
叶挽宁谢过太后,刚走出长乐宫,裴执就迎上来,眼里全是骄傲:“我就知道,我的挽宁从来不会让人欺负。”
“还不是因为你帮我找了手稿和病例。”叶挽宁笑着靠在他怀里,“要没有你,我就算有话说,也没证据。”
“我们是夫妻,本来就该互相帮衬。”裴执捏了捏她的脸,“走,我带你去吃豆沙包,庆祝你今天赢了这场仗。”
裴老将军回军营的那天,将军府热闹非凡。一大早,叶挽宁就让厨房做了裴老将军爱喝的羊肉汤、爱吃的芝麻饼。
端上桌没等多久,裴执的继母柳氏就拿着碗燕窝坐在裴老将军身边,笑道:“爹,您回来啦!我刚给您炖了燕窝,您喝点吧,补身子。”
裴老将军接过碗,刚喝了一口,柳氏就长叹一声:“这燕窝还是用将军府的月钱买的。最近将军府的花销越来越大,我都快挺不下去了——不像有些人,拿将军府的银子,去贴补外面的慈安堂,一点都不顾及婆家的生计。”
叶挽宁握着汤勺的手一顿,她在厨房时就知道柳氏会发难。她刚想辩解,裴老将军却将桌上的燕窝扔到一边,看向她:“挽宁,这话是柳氏说的?你真拿府里的钱,贴补慈安堂了?”
“爹,我没有。”叶挽宁放下勺子,“慈安堂的花销,都是我和裴执的私产,我没动过将军府的月钱。”
“你没动?”柳氏立刻接话,手还在帕子上擦来擦去,“我上个月亲眼看见,你让春桃从库房里拿了五十两银子,说是给慈安堂买米,这还能有假?”
叶挽宁刚要辩解,裴执就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本账本,“啪”的一声扔到桌上:“爹,您看,这是将军府的库房账本。上个月挽宁根本没去库房拿过银子。倒是柳氏,偷偷拿了三十两,给她侄女买了支金簪,账本上还记着呢。”
柳氏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伸手就要抢账本往地上摔。裴执拦住她:“你还想毁了证据?除了这个,还有你写给你侄女的信,你说‘越快让裴执休了叶挽宁,你就越能嫁进将军府’,要我念给老爹听吗?”
“混账!你还想让叶挽宁被休!还敢往外面贴我们府里的银子!我真是瞎了眼,才娶了你进门!”裴老将军气得手都在抖,指着柳氏骂。
“爹,我……我不是。我是觉得叶挽宁配不上阿执,才想让侄女嫁过来,为裴家传宗接代啊!”柳氏急忙辩解。
“挽宁怎么了?”裴执护在叶挽宁身前,上前一步,“她比你善良,比你正直,比你更像裴家的人!你一天到晚挑拨离间,还想害她,有什么资格说她配不上我?”
裴老将军深吸一口气,对侍卫说:“把柳氏关进柴房,禁足三个月。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出来!”
侍卫架起柳氏,她还在哭喊:“我不服!叶挽宁就是个庶女,配不上将军府!”
柳氏被拖走后,裴老将军才看向叶挽宁,脸上满是歉意:“让你受委屈了,好孩子。爹真是没看清情况就怀疑你,以后再也不会让人挑拨了。”
“爹言重了。”叶挽宁扶他坐下,“柳氏也是为了裴家好,只是方法不对。您可千万别太生气,伤了身子。”
裴执握着她的手,心疼得恨不得替她受委屈:“你就是太傻了,她对你都那样,你还帮她说话。”
“一家人哪有不闹矛盾的。”叶挽宁笑着给裴老将军盛了碗羊肉汤,“爹,快喝吧,汤要凉了。这汤我加了些温补的药材,对您的老寒腿有好处。”
裴老将军喝着汤,心里暖烘烘的,对裴执说:“阿执,你能娶到挽宁,是你的福气。以后一定要好好待她,不许让她受半点委屈。”
“知道。”裴执点头,给叶挽宁夹了块芝麻饼,“快吃,你早上没吃多少,别饿坏了。”
早上刚开大门,就看见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太太,拄着拐杖坐在台阶上。见叶挽宁出来,老太太立刻扑过来,抱着她的腿哭:“婉婉的女儿!我可找到你了!我是你娘的闺蜜王婆婆啊,当年你娘还托我照顾你呢!”
叶挽宁吓了一跳,连忙扶起她,仔细看了看——老太太头发花白,脸上满是皱纹,她从来没见过。
“老人家,您是不是认错人了?我娘的闺蜜我都认识,没听过王婆婆啊。”
“你怎么会不认识我?”老太太抹着眼泪,“当年你娘在城西开医馆,我还帮她抓过药呢!你娘最喜欢戴银镯子,每次出诊都带着,你不记得了?”
叶挽宁心里咯噔一下——她娘苏婉从来不爱带银饰,说银饰性寒,会影响把脉,这老妇人明显在撒谎!
“王婆婆,您先起来,有事进屋说。”叶挽宁扶着她往院里走。春桃也识相地跟上,给暗卫使了个眼色,让他们去查老妇人的身份。
进屋后,叶挽宁给老妇人倒了杯热水:“王婆婆,您找我有什么事?”
“我……我最近穷得没饭吃了。儿子死了,儿媳跑了,就剩我一个老婆子。听说你现在是将军夫人,我就想来求你,能不能收留我?我能帮你洗衣做饭,什么活都能干。”
叶挽宁看着她颤抖的手,越加怀疑——老太太的手虽然粗糙,但没有老茧。一个惯于干粗活的人,手上应该有老茧才对。
就在这时,暗卫进来了,递给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妇人是李嫣然的远房亲戚,收了李嫣然五十两银子,欲留在将军府内当眼线。
叶挽宁心中冷笑,放下茶杯:“王婆婆,您刚才说,我娘喜欢戴银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