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风云

第82章 柔然突袭(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刘宋风云》最新章节。

于陟斤的两万骑兵如入无人之境,魏军被截为数段,长孙翰拼死抵抗,无奈魏军阵型混乱士气低落,只得带人向盛乐撤退。

柔然的主力早就等在拓跋焘撤退的路上,拓跋焘只有一万多兵马,而柔然有四万铁骑。

拓跋焘只得率兵向山坡上撤退,柔然骑兵紧追不舍。

郁久闾大檀和于陟斤两面夹击,把拓跋焘重重包围。

此时拓跋焘所部只剩不到万人。

“太子殿下,柔然军势大,今日恐怕无法突围,不如今晚您和长孙翰大人突围出去,我等吸引柔然军。”

拓跋焘心中郁闷,他没想到柔然会突然出现在盛乐,他更恨赫连勃勃,要不是他,他现在应该在攻打徐州。

无奈拓跋焘只得同意只身突围。

当晚,魏军向柔然军发起冲锋,很快就和柔然骑兵战在一起,不过在柔然军忽略的方向,拓跋焘和长孙翰带着十余骑突出重围,绕道向平城方向而去。

就在盛乐的魏军被柔然军分割消灭。

柔然军俘虏近三千魏军。

这时一名士卒向郁久闾大檀汇报,“大汗,刚刚据俘虏所讲,魏军统帅是魏国太子,不过他并未留在军中,刚才魏军突围时他带人从另外方向突围。”

郁久闾大檀道:“去问问其他方向,可有魏军突围出去。

郁久闾大檀想着如果能生擒魏国太子可是大好事。

不过士卒的回报让他感到遗憾,不过他立即下令向盛乐进军。

柔然军在三千魏军俘虏的引导下,攻入盛乐城,柔然军在城内大肆劫掠,北魏故都盛乐自此衰落。

柔然劫掠盛乐之后并未退兵,继续劫掠周围城池村镇。

原本历史上柔然是在424年攻入北魏,攻破盛乐,但后来被拓跋焘率军击败,这次提前发生,魏军却大败,这可能就是刘义隆穿越来后的蝴蝶翅膀。

拓跋焘回到平城,立即调兵,一路支援晋阳,一路向盛乐,打算驱逐柔然军,否则一旦柔然在魏境大肆劫掠必然会让魏国势力下降。

一路由长孙翰带领,直奔晋阳,另一路,拓跋焘亲自带领,楼伏连为副将。

两路各三万兵马,拓跋焘不敢调太多兵马,毕竟还有个强敌刘宋在虎视眈眈。

不提晋阳一路,拓跋焘率军赶到盛乐附近,到处是柔然骑兵劫掠过的痕迹,附近村庄景象十分惨烈。

拓跋焘毕竟年轻,经历太少,心中有些崩溃,不过楼伏连这时劝道:“太子殿下,此时应当找到柔然主力,必须尽快将其击破,否则一旦拖住我军大部兵力宋国岂能坐失良机。”

拓跋焘听后心中焦急,于是下令,“斥候全力打探柔然骑兵踪迹。”

斥候得令后向四面八方而去。

这时柔然主力正在劫掠盛乐以西,其余有少部分在盛乐以东,盛乐城只留了一千人。

魏军在盛乐以西遭遇柔然骑兵,魏军不等柔然骑兵后撤,迅速包围柔然骑兵。

这时拓跋焘下令一个不留,不准纳降。

五千柔然骑兵被三万魏军消灭,全军覆没。

不过在附近丛林里的柔然斥候立即向盛乐以东而去,郁久闾大檀的主力在那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南疆少年走天下
南疆少年走天下
一个南疆小寨中的平凡少年陶小满,从没见过南疆外四大国的繁华世界,极其崇拜葬在南疆的程国远征大将军李草,梦想有一天能去到四大国开开眼界,更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草一样伟大的将军。他神秘的爷爷从他会走路时就将毕生武学传授于他,他的命运也在这一招一式中注定与众不同。斩夜,破军刀法伴随着他成长,他的爷爷知道,终有一天他会踏上去四大国的路....他将带着南疆才有的蛮荒气息,书写属于他的故事。他将经历美好,
点桐一生
出海两年半我直接无敌
出海两年半我直接无敌
「穿越+无系统+双果实+拯救艾斯+二极管勿入」前期原着内容较多…正在做化学实验的大学生罗杰突然穿越了,他来到了海贼王的世界,并继承了刚刚出海的路飞的一切。…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这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为了实现理想,他们要么努力变强拼尽全力,要么阴险狡诈无所不用其极…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世界,海军和海贼之间的矛盾,海军内部的矛盾,海贼当中的矛盾,天龙人和普通民众的矛盾…在穿越
梦四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永历十三年,大明到了覆灭的最后关头。朱由榔睁开双眼,满朝奸佞,十面追兵,谁说我是逃跑皇帝?看我怎么战云南、定南洋驱鞑虏、拓边疆拳打吴三桂、脚踢尚可喜生擒洪承畴、福临当球踢让你们看看什么叫21世纪的降维打击!
黑咖啡少糖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