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风云

第142章 嫡长公主(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刘宋风云》最新章节。

不久后建康宫又传出喜讯,惠妃拓跋氏也有了身孕。

这让刘义隆又有了期待,不过刘义隆知道,惠妃就算是生儿子也是庶子,而且拓跋氏作为鲜卑人,他的儿子也只能是一个藩王而已。

于是刘义隆每天又多了一项,看望拓跋氏,刘义隆对三个妃子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这也让拓跋氏感受到了温暖。

远离家人,来到南方,本来对于拓跋氏来说就很不适应,虽然她的侍女都是自己的族人,但是她依然感觉不适应。

如今看到刘义隆对自己并未轻视,心里感觉很开心。

她也有自知之明,就算她生个儿子,也不可能坐上皇位,这时候她反倒希望是个女儿。

时间很快到了公元428年,如今刘义隆已经登基六年了,这六年刘义隆经历了很多,尤其两个女儿的降生让他很是开心,如今拓跋氏也要生了。

新年刚过刘义隆就加封彭城王刘义康为楚王,食邑加倍,并且进入兵部任职。

刘义恭年纪尚小,仍然是江夏王,食邑不变,入太学。

刘义宣封为南郡王,入太学。

刘义季为衡阳王,入太学。

这几个弟弟算是开始成长起来。

至于大哥除了齐王封号,刘义隆拜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司徒,参知政事。

但是刘义符却依旧整日吃喝玩乐,所有虚职都欣然接受,实职一概推辞,就说能力有限,不足以胜任。

刘义隆也没有办法,只能随着他。

不久,拓跋氏为刘义隆生下一个皇子,这也是刘义隆第一个儿子,虽然不是嫡长子,但是刘义隆很是高兴。

不过取名却难住了刘义隆,刘劭这个名字刘义隆还是打算就给嫡长子,刘濬这个名字刘义隆不喜欢,至于刘骏,这个名字的母亲如今只是一个宫女。

而且刘义隆觉得她不在自己审美之上,所以自从其入宫之后就一直让她待在太妃张阙宫里。

想来想去,就叫刘铄吧,这原本是刘义隆第四子,如今却成了庶长子。

刘义隆也想好了,这个儿子有鲜卑血统,绝对不让他习武,让他走文官路线,以后作为太子的左膀右臂。

刘义隆也将想法跟拓跋氏说了,拓跋氏很认同,她也不希望儿子习武,因为那样很危险,她也不希望儿子去争什么,能够做一个小官就可以了。

不过作为刘义隆的儿子,宋国宗室,官可小不了。

如今的刘义隆有了一子两女,也算是很不错了,不过太妃张阙又开始了,她认为刘义隆后宫有些太冷清了,开始为刘义隆物色妃子。

刘义隆对此也没反对,反正到时候再说,之前张阙有事干也省的她无聊。

刘义隆现在正在大力推广养蚕,最近蜀锦的需求量增大,需要大量蚕丝,所以刘义隆一直在想办法鼓励百姓养蚕。

但是如今宋国各地已经基本稳定,很难有多余的百姓去养蚕,北方安定,南下的流民也已经很少了。

所以刘义隆打算将战俘释放一些,让他们成为蚕农,这也是他们摆脱苦力的一个机会。

徐羡之等人也很赞同,多次大战之后,很多俘虏都成了苦力,虽然只要保证他们的温饱,但这也是一项巨大的支出。

将一部分转为蚕农,他们就可以自给自足,朝廷也能省下一大笔开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南疆少年走天下
南疆少年走天下
一个南疆小寨中的平凡少年陶小满,从没见过南疆外四大国的繁华世界,极其崇拜葬在南疆的程国远征大将军李草,梦想有一天能去到四大国开开眼界,更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草一样伟大的将军。他神秘的爷爷从他会走路时就将毕生武学传授于他,他的命运也在这一招一式中注定与众不同。斩夜,破军刀法伴随着他成长,他的爷爷知道,终有一天他会踏上去四大国的路....他将带着南疆才有的蛮荒气息,书写属于他的故事。他将经历美好,
点桐一生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