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风云

第587章 再临邯郸(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刘宋风云》最新章节。

这个时候,宋国的攻势还没停止,河内方向,宋军攻破野王城之后,宋军派出一万大军由刘铄统领,向着温县进发。

结果刚刚抵达温县,温县县令知道很难守住,于是就打开城门迎接宋军进城,之后洛阳派出新县令前往温县,对温县进行改革,全面实施宋国制度。

这让百姓十分开心,由于温县在上次内乱中遭到破坏。所以很多世家举家逃离,导致温县没有大世家,所以很快温县就改革完成,这让温县百姓十分兴奋,而且也有了盼头。

如此,河内郡也只剩下山阳、修武、怀县、州县、平皋等县,也就是说河内郡只剩下一半在魏国手中,还是比较贫瘠的那一半。

至于清河郡,也被宋国占据了近一半,而且宋军又在清河招募了近四千新兵,谢晦打算带领这些新兵配合玄武卫占领整个清河郡。

战事对于魏国十分不利,战报也像纸片一样送往平城。

平城皇宫御书房。

“陛下,如今该如何应对?”

拓跋焘此时已经焦头烂额,心情也十分郁闷,崔家的事已经让他心力交瘁,如今战事却不利于魏国,虽然宋军并不大举进攻,但是也受不了宋军的步步为营。

“看来还得进攻邯郸,要不宋国恐怕会得寸进尺。”

“诺。”

圣旨下达,又调了四万大军赶往襄国,准备再攻邯郸。

然而,第二日,温县开城投降的消息传来。

“废物,混蛋。”

看着愤怒的拓跋焘,大臣们纷纷低头不语,拓跋焘最近可是有些暴躁,崔家之事,河内和清河的战事,最让人愤怒的是开城投降。

拓跋焘已经有些后悔,这次南下恐怕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不过事情还没到不可弥补,毕竟宋国也只是小规模出兵,并没有扩大战事。

不一会,又有奏章呈递来。

看完之后拓跋焘心情好了一些,清河的临清聚集了近两万大军,准备抵挡宋军,向朝廷请求调配粮草。

拓跋焘很快批准,他不想清河郡在丢城池。

襄国,四万大军抵达,古弼开始重整阵型,下令休整三天,然后再前往邯郸城。

三日后,八万魏军再次开拔,向邯郸而去。

不过邯郸的宋军早就准备好了,不仅城内的守城器械完备,士气高昂,而且粮草辎重充足,所以宋军不怕魏军。

还有就是邯郸城易守难攻,不是魏军轻易可以攻破的。

其实魏国真正的目的可是邯郸城后面的邺城,那才是魏军的目标。

不久后,宋军斥候开始频频出城打探。

然而,仅仅一日后,宋军斥候和魏军斥候就碰上了。

随后双方斥候爆发了战斗,不过宋军斥候都是精挑细选,所以战斗力十分强悍。

这让魏军斥候十分憋屈,不过他们不得不避其锋芒,毕竟宋军斥候实在太厉害了。

就这样,宋军斥候将魏军所有的情况摸的很轻,然而这就让古弼郁闷不已。

“传令斥候营组成压制宋军斥候。”

“诺。”

然而传回来的消息让他更加郁闷,斥候营损失惨重,这让魏军很难得到消息。

不过一万先锋军还是顺利抵达了邯郸城,只不过让一万魏军难以置信的是,宋军居然出城与魏军交战。

柳元景率军出城迎战魏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