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风云

第721章 大军抵玄菟(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刘宋风云》最新章节。

同时,由拓跋崇任门下侍中,大量提拔以前遭难贵族打压的官员。

然后,又以平城为开始,收缴汉族世家的武装。

世家们敢怒不敢言,拓跋晃最开始处置那些贵族就是让其他人看一看,不论是谁,都不能凌驾于皇帝之上。

魏国的强势,并没有造成多少动荡,只是上层的势力遭殃,百姓反倒得到了一些实惠,再说拓跋晃也削减了赋税,鼓励垦荒,实行屯田,并开始建立监察制度,准备探查官员贪污的问题。

拓跋晃的一系列政策,让魏国上下焕然一新,而且百姓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一时间,拓跋晃的威望高了很多。

这个时候的西盖马城虽然还在魏国手中,但是城内的五千大军已经只剩下三千余人,不过玄菟郡的三千援军也抵达城内,同时还有城外的高句丽军还在猛攻城池。

当初,高句丽军骑兵在城门受挫,王伏都和木旺二人惊出了一身的汗,随后二人开始部署守城。

由于西盖马地处和高句丽交界,所以,魏军的守城之物很是充足,粮草也很充足,以防不测。

魏军士卒严阵以待,床弩、投石车全部抬上城墙,虽然高句丽也有投石车,但是根据目测,高句丽的投石车太少,而且射程恐怕不及魏军。

木旺来到南门城墙,道:“将军,一切准备完毕,高句丽赶来,就让他有来无回。”

“好,你注意北门。”

“诺。”

西盖马城只是小城市,只有南北两门,所以防守还是很简单的,虽然城外有五万大军,但是想攻破五千魏军驻守的西盖马城也不容易。

孙漱当然知道西盖马城的布局,虽然魏国加固了西盖马城,但是依旧无法和那些大城相比。

所以,孙漱只能集合一点攻城,孙漱让副将带领五千骑兵在北门游荡,自己率领其余大军攻打南门。

高句丽军毕竟有五万人,而且准备充分,攻城器械虽然简单,但是数量多。

准备妥当以后,高句丽军开始准备攻城。

然而魏军投石车开始攻击。

巨石呼啸着飞向高句丽投石车阵中,一块巨石正好砸中了高句丽军的一架投石车。

由于高句丽投石车比较小,而且打造的并不精良,根本抵挡不住魏军投石车的攻击。

高句丽将领无奈,只得下令展开攻击。

然而此时,魏军换上了石灰罐,一时间,高句丽阵中烟尘四起,不少士卒因此眼睛收到了不轻的伤。

不过,好在城内的石灰罐并不多,而且石灰罐并不好保存,所以城内保存的不多。

看着城外的高句丽军出现混乱,王伏都道:“哎,要是有足够的石灰罐定然让高句丽军有来无回。”

副将道:“将军,看,高句丽军撤军了。”

王伏都道:“好了,都打起精神,以防高句丽军突袭。”

王伏都安排好了一切,但是他没有离开城墙,因为还未到午时,所以高句丽军很可能随时发起进攻。

然而,玄菟郡派出了三千骑兵向着西盖马城前进。

在城北遭遇到了高句丽军攻击。

魏军将领长孙鸿见到高句丽骑兵我不废话,放下手中长枪,换成长弓,四周的魏军骑兵也换成了长弓。

很快,进入射程,“放。”

长孙鸿松开弓弦,箭矢飞射而出,高句丽军可没有这样的能力,遭遇了第一轮箭雨。

战马嘶鸣,许多士卒落马而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