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风云

第864章 魏军入侵(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刘宋风云》最新章节。

魏军右卫十万大军抵达谷远县,这个时候,大部分前往河东的商人都回来了,他们聚集在谷远县。

拓跋伏罗和拓跋余商议如何进攻。

“拓跋余,如今宋国还没有防备,大军聚集在左邑,我们可以趁机取左邑北方诸县,然后一举击破宋军,兵临安邑,安邑若破,河东将归大魏。”

拓跋伏罗道:“还不能完全确认宋国毫无防备,而且斥候探查到,宋军各部都有调动迹象,不得不防。”

拓跋余道:“殿下,不如一试,末将率军顺着端氏、濩泽、垣县然后和大军在闻喜汇合。”

拓跋伏罗道:“好,那本王率军攻彘县、杨县、襄陵、绛县这一线。”

商议完毕,魏军开始准备,粮草也源源不断运送过来。

三日后,拓跋余率五千虎纹铁骑出谷远县,顺着沁水南下,直奔端氏县。

另一路,拓跋伏罗率军出谷远县然后向以南直奔杨县,之后派出三千骑兵北上向彘县前进。

魏国两路大军齐发进入了河东。

拓跋余这一路,五千重甲骑兵迅速向端氏前进,由于距离端氏并不远,所以很快抵达了端氏附近,后面跟随的五千步卒很快抵达。

如今端氏只有五百宋军驻扎,端氏虽然临近上党,但是位置并不重要,而且距离郡治安邑太远,并且城墙低矮,所以宋军并没有大军驻扎。

像往常一样,城门大开,但是并没有多少百姓出入,端氏是个小城,人口也不多,但是多次大战都没有被波及到。

拓跋余立刻组织骑兵准备冲锋。

五百重骑兵为前部,其余骑兵随后跟进。

马蹄踩踏地面,地面都在震颤,重骑兵威势如排山倒海一般。

守在城门的宋军士卒根本没想到有人会进攻。

魏军骑兵抵达城门的时候,宋军士卒还没有反应过来。

这些宋军士卒都是县兵,不仅兵器铠甲不够精良,训练也不够,还没上过战场。

魏军骑兵迅速冲进城门,宋军此时还没有集结起来了况且五百士卒根本无法抵挡骑兵,城墙上的床弩甚至都没有进行反击。

很快,魏军就控制了城池,等到后方的步卒进城之后,拓跋余留下一千步卒守城,其余大军稍加休整就向濩泽前进。

另一路拓跋伏罗率军越过边境后,立刻向杨县方向前进,同时三千骑兵也迅速北方向彘县前进。

拓跋伏罗的大军迅速包围杨县。

杨县也只有五百守军,毕竟这里处于河东北部,而且河东都尉将大军集结在左邑准备抵挡魏国大军。

杨县县令和县尉站在城头,心中大惊,两人根本没想到魏国大军突然出现,好在士卒反应快,这才将城门关闭。

然而面对近十万大军,城池根本守不住。

拓跋伏罗策马来到城下,城墙上士卒立刻张弓搭箭,床弩也上弦完毕。

然而县尉却没下令释放,他想知道拓跋伏罗会说什么。

“本王大军已经包围城池,为何还不开城投降,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县令道:“殿下可否容我等商议一下。”

拓跋伏罗道:“一个时辰之后本王率军攻城。”

拓跋伏罗返回军阵,下令一个时辰后不开城投降立刻攻城。

县令道:“将军,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南疆少年走天下
南疆少年走天下
一个南疆小寨中的平凡少年陶小满,从没见过南疆外四大国的繁华世界,极其崇拜葬在南疆的程国远征大将军李草,梦想有一天能去到四大国开开眼界,更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草一样伟大的将军。他神秘的爷爷从他会走路时就将毕生武学传授于他,他的命运也在这一招一式中注定与众不同。斩夜,破军刀法伴随着他成长,他的爷爷知道,终有一天他会踏上去四大国的路....他将带着南疆才有的蛮荒气息,书写属于他的故事。他将经历美好,
点桐一生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
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
关于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痛!太痛了!我的女巫死了,梅琳娜也烧了。林缺重生到艾尔登法环的世界,决定弥补这一切的遗憾,这一次,没有人会死。觉醒万物攻略系统!获得无数boss技能!女巫!艾尔登之王命令你,死了也给我复活!梅琳娜!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发烧!不许变成熟人!不许当木头!托普斯!谁敢动你来一个本王杀一个!玛莲妮亚,米凯拉,菲亚,壶哥!都给我活着!我带你们一起去攻略世界!见证无上意志的覆灭!本书
小尼姑姐姐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