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第70章 升官(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最新章节。

“行了。贾将军既没耽误衙门公事,算不上因私费公。不必再讨论此事了。”

皇帝盖棺定论,刘大人只好悻悻退下。

一个刘大人倒下了,一个陈大人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贾家儿媳尤氏欲开办绣坊,行商贾之事。臣要告宁国府与民争利,有负皇恩。”

凡在朝廷上的勋贵们面面相觑,不知贾敬这又是演的哪一出。

不说如今士农工商的贵贱排序,就刑法就有规定,官员不可经商,免得以势压人,与民争利。

于是像薛家这种商户便成了某些官员的“掮客”,用这个词甚至都不太妥当,可以用钱袋子来形容。

用四大家族来举例,其余三家利用权势为薛家保驾护航,而薛家则利用保护伞扩大自己的经营,四家相辅相成,各自得利。

见微知着,既有一个“四大家族”,未知晓的不知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家族。

今日站在朝堂上的,细查查,没有一家不和商家有牵连的,但是民不举官不究,众人彼此心照不宣罢了。

勋贵们你看我,我看你,这下谁也不敢站出来替贾敬说话。

皇帝笑道:“这事贾敬上书和我说了,苏州拐子一案,找回的孩子上百个无处可去,他家儿媳尤氏看着可怜,便想着开办绣坊,让这些孩子有处可去。”

“皇上,”张大人不依不饶:“想要照顾这些孩子,有千种万种办法,何必行商贾之事呢。贾府偌大权势,谁敢与他相争,势必会影响其他的商户。何况,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必然屡禁不止。请皇上三思。”

皇帝不悦,说道:“那你说说,那些孩子怎么安置?”

“这……自然是要由户部拨款修建善堂,安置那群孩子。”张大人低头说道。

户部侍郎出来哭穷:“禀告皇上,西北战事吃紧,还有灾区援建,处处都要花钱,户部实在拿不出银子了。”

还有太上皇要修行宫,户部都没好说出来,免得显得是在影射太上皇为了享乐不管百姓。

户部多是皇帝的心腹,自然知道皇帝是支持贾家的。

这一两百孩子,朝廷自然养得起。可是怎么养,要养几年,何人监管,户部自己也算不清楚,自然也想甩出去。

皇帝俯视群臣,冷笑一声:“张御史,你说呢。”

张大人赶紧跪下,道:“皇上,不过区区一百多个小孩,能用几个钱,户部句句实是推脱之辞。”

“推脱之辞?”户部侍郎冷笑道:“张大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些孩子吃什么,喝什么,住哪里,长大以后做什么营生?纵使户部拨了款,何人监管?”

一连串的问题把张大人问得冷汗直流,他俯首磕地,嗡声道:“臣不过是御史,只管官员的风纪监察,这些本是户部职责所在,怎么能问臣呢?”

皇帝笑道:“看来张御史也不过如此。那有谁能回答户部侍郎的问题?”

众人默然。

“那你说,”皇帝指着户部侍郎,“既张大人说这是你们的职责,你给我讲讲,这些孩子该如何安置。”

户部尚书盘大人站出来答道:“回皇上,且不论花费,单是考虑到这些孩子日后的前程,臣请皇上准许尤氏开办绣坊。”

顿时朝堂上议论纷纷。

盘大人接着道:“江南之地,土地肥沃,每年税收也可观。我听说当地绣娘不知多少年才能培养出一个,女子们都向往之。

既贾府有心,愿意给这群孩子铺一条锦绣之路,万民知晓后也会觉皇恩浩荡。”

这些孩子都是可怜人,现在沦落如孤儿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王侯世家
王侯世家
关于王侯世家:百年煌煌王朝,千年碌碌世家。每百年必有王侯兴,每千年必有高楼塌。蓝春,你可明白了?那是属于时代的浪潮!(明朝背景,不是正史)
白日才子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