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第223章 买粮(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最新章节。

他算得又快又准,省了衙役许多麻烦,也得了一些称赞。

唐晋卿见了,略感欣慰。

皇帝除了蠲免百姓田税外,还给灾民划分了土地,让他们自行开荒。

开垦出来的荒地,皆归灾民所有。

加上朝廷免费发放粮种,百姓们一大半都去开荒去了。

就连贾府附近的族人,能干活的也去了,白日里贾府这一条街便安静下来。

贾蓉这日送完张妈妈回来,给尤清之和惜春各买了一对耳坠,巴巴地送了来。

“儿子身上的钱都花了,只能给母亲和姑姑买这些,你们别嫌弃。”

尤清之笑道:“我知道你的孝心。只是你如今大了,手里没钱可不行。”

贾蓉忙笑说:“我如今不出门,连月例银子也花不出去呢,母亲不必担心。”

说完贾蓉又从身上掏出一本账本递给尤清之:“母亲给我的二十万两银子,只剩下不过四、五万两了。”

尤清之接过账本随便翻看了一下,笑道:“原就是让你拿出去花的,剩下这些已不得了。我再给你和林齐一项差事。”

“母亲请说。”

尤清之把账本又递还给他:“你们拿着剩下的银子,去米肆看看,看能不能买些粮食回来。”

贾蓉问:“母亲买这些粮食是作何用处?要粗的还是细的,新的还是陈的。急要还是不急?”

尤清之赞道:“出趟远门果然是长进了。这样,你和你师叔两个慢慢想,粗细新陈都使得,我不急着要,只需把这银子花得值就是。”

贾蓉笑着应下,行礼走了。

惜春在内间换上贾蓉送的耳环,出来时却不见贾蓉:“嫂嫂,蓉儿呢?”

“我让他给我做事去了。”

惜春好奇问道:“嫂嫂让他做什么?”

“让他去买粮。”

惜春脱口而出:“外头粮价虽降了些,可比起从前还是高得厉害,嫂嫂怎么这时候让他去买粮?”

尤清之奇道:“你怎么知道?”

惜春“哼”了一声:“嫂嫂小瞧我吗?”

“不不不,我这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家惜春姑娘竟晓得这些了。”

惜春腻歪到尤清之身边:“这回洪灾耽搁了春耕,就算山东开仓放粮,一时也补不上缺口。

那些粮商没那么容易松口,我叫人一打听,果然如此。降是降了,比起从前来,还是高两三倍呢。”

尤清之扶正惜春的身子:“我竟养出一个女诸葛了?”

“嫂嫂~”

“好了好了,没笑话你,我夸你呢。明日我们笑蓉儿去。你一个姑姑都晓得,他却猜不到,该罚!”

惜春笑着应和,又让尤清之看她的新耳环,尤清之狠夸了一番,这才罢了。

贾琏跟着潘老爷子学水利,林齐也有点感兴趣,便也跟着旁听。

贾琏站在书房外,使劲给林齐使眼色,林齐却半点没把心思往外面瞧。

贾蓉便又在外头学猫叫,被贾敬背后一掌,差点把魂都吓没了。

“哎哟!”

贾蓉回头:“祖父?”

贾敬朝着书房里看过来的三人道:“潘先生继续吧,我去教训这小子。”

“祖父~”

贾敬瞪他一眼:“跟我走!”

“是。”贾蓉垂头丧气跟在贾敬身后,进了隔壁的书房。

“你出去几日,心也野了,忘了读书才是正经事了。”

贾蓉忙道:“祖父,我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永历十三年,大明到了覆灭的最后关头。朱由榔睁开双眼,满朝奸佞,十面追兵,谁说我是逃跑皇帝?看我怎么战云南、定南洋驱鞑虏、拓边疆拳打吴三桂、脚踢尚可喜生擒洪承畴、福临当球踢让你们看看什么叫21世纪的降维打击!
黑咖啡少糖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
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
关于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痛!太痛了!我的女巫死了,梅琳娜也烧了。林缺重生到艾尔登法环的世界,决定弥补这一切的遗憾,这一次,没有人会死。觉醒万物攻略系统!获得无数boss技能!女巫!艾尔登之王命令你,死了也给我复活!梅琳娜!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发烧!不许变成熟人!不许当木头!托普斯!谁敢动你来一个本王杀一个!玛莲妮亚,米凯拉,菲亚,壶哥!都给我活着!我带你们一起去攻略世界!见证无上意志的覆灭!本书
小尼姑姐姐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