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第十四章 粮食(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最新章节。

朱由榔直听得心里直叫苦。两百年?明军连两年都未必等得起。再过两百年,就不是打清军,而是打八国联军了。

所以还是要让各地明军尽快恢复生产,自己种出粮食来,才是长久之计。

怎样才能在土地和人力都有限的情况下,种出更多粮食?自己不是农科员,也搞不出化肥,怎么办呢?

朱由榔询问了滇西南各府田亩数量、产出和税赋的详细情况。他惊讶地发现,沐天波简直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无论山川地理、风土人情,还是田亩税赋、制度律法,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果然是镇守云南两百多年,世代承袭的沐王府,并非浪得虚名。

沐天波对皇帝近来的改变,也感到非常惊讶和欣慰。如果皇帝能早几年像这样发奋图治,也许局势也就不会这么差。

两人讨论了良久,随着朱由榔对明朝土地制度的深入了解,他开始找到了一些头绪。

沉思一阵后,他想出了一个大致方案,顿时眉头舒展开来。

“陛下莫非已有良策?”

朱由榔脸上露出一丝诡秘而又得意的表情,笑道:“种地固然重要,但在种地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卖了个关子,没有继续说下去。

接着他委托沐天波到丽江跑一趟,办两件事。

第一件,找丽江鹤庆一带的土司谈谈,或征或买或借,无论如何都要帮马宝筹到足够粮草,至少撑过上半年。

如果失去了丽江、鹤庆,明军将和冯双礼彻底失去联系的可能。冯双礼降清,又会进一步失去和四川李自成余部——夔东十三家战略协同的可能。

“陛下还是更偏心马宝这样的从龙旧部啊,一定办好这趟差事!”沐天波暗暗下定决心。

第二件,是到了丽江之后,找熟悉道路的人,送一封信给建昌的冯双礼。

沐天波欲言而又止,似乎想要劝谏。

朱由榔告诉他信的内容是和李定国共同研究,一致同意的,才将他疑虑打消。

信里除了简单介绍刚取得的大捷外,他还以大明皇帝的身份,希望冯双礼不要投降,如果实在坚持不住,可以撤往成都,甚至是毕节。

总而言之,在滇蜀一带保持一股明军力量,对将来明军反攻昆明很重要。

冯双礼是西营早期的五军都督之一,威望很高。秦王孙可望叛变后,他被李定国认为是秦系将领,一度受到排挤。因此冯、李之间关系并不太友好。

这次永昌会议,冯双礼并没有派使者来参加,也许是因为太远还没收到消息,也有可能是因为已经心灰意冷,正在考虑投降。

朱由榔成功说服了李定国,暂时放下恩怨,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清。毕竟磨盘山那样的绝境,大家都不想再面对了。

能彻底打消冯双礼投降的念头最好,即使不行,能延缓个一年半载也是好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南疆少年走天下
南疆少年走天下
一个南疆小寨中的平凡少年陶小满,从没见过南疆外四大国的繁华世界,极其崇拜葬在南疆的程国远征大将军李草,梦想有一天能去到四大国开开眼界,更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草一样伟大的将军。他神秘的爷爷从他会走路时就将毕生武学传授于他,他的命运也在这一招一式中注定与众不同。斩夜,破军刀法伴随着他成长,他的爷爷知道,终有一天他会踏上去四大国的路....他将带着南疆才有的蛮荒气息,书写属于他的故事。他将经历美好,
点桐一生
出海两年半我直接无敌
出海两年半我直接无敌
「穿越+无系统+双果实+拯救艾斯+二极管勿入」前期原着内容较多…正在做化学实验的大学生罗杰突然穿越了,他来到了海贼王的世界,并继承了刚刚出海的路飞的一切。…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这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为了实现理想,他们要么努力变强拼尽全力,要么阴险狡诈无所不用其极…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世界,海军和海贼之间的矛盾,海军内部的矛盾,海贼当中的矛盾,天龙人和普通民众的矛盾…在穿越
梦四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永历十三年,大明到了覆灭的最后关头。朱由榔睁开双眼,满朝奸佞,十面追兵,谁说我是逃跑皇帝?看我怎么战云南、定南洋驱鞑虏、拓边疆拳打吴三桂、脚踢尚可喜生擒洪承畴、福临当球踢让你们看看什么叫21世纪的降维打击!
黑咖啡少糖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