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第281章 超前战略(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最新章节。

刘维宁带来的情报至关重要,明军高层之前的猜想几乎完全颠覆。

清荷联军此次突袭的战术风格很新颖,和以前的清军完全不同。不像李栖凤这种传统官僚能想出来的点子,更像西洋人的一贯思维。

朱由榔对大部分情报的真实性并不怀疑,因为可以通过其他途径间接证实,很难作假。

唯独“突袭目标”这个最关键的情报,他不敢轻易下结论。

这是明军“以逸待劳”,还是敌人“调虎离山”的大问题。

诈降者利用一大堆真情报来掩盖一个假情报的历史案例很多,不得不谨慎对待。

几天后,刘履旋正式接受委任,成为清廷中官品最高的“特派员”。

他的几个儿子也借口回南直隶老家,出海后兜了一个圈,秘密转移到志灵城生活。

至此,朱由榔终于完全相信对方的诚意,重新召开战前会议,按最新情报更改部署。

“红牌湾大火烧得太猛了,哪艘船最先起火都众说纷纭,不可能找到纵火者。估计连清廷也会按意外失火结案。

当时内湾船太多,水域又狭窄,商船改成的纵火船无处躲避,最后焚毁七十四艘。伪清主力军舰当时靠泊在外海湾,实力并未受损。”

朱由榔向众大臣转述的情报详细得令人吃惊,所有人都不相信意外失火的说法。

只是皇帝不愿意让细作暴露,他们也不敢问,只能假装认同。

在最新情报中,清军将派出水陆精锐两万余人,大小船舶两百三十余艘。

其中,纵火船三十余艘,用来运兵的民用商船一百余艘,还有近一百艘带舰炮的大小战舰。

如果不是红牌湾一场大火,纵火船的数量将会是恐怖的一百多艘,具有毁天灭地的力量。

如今再征船已来不及,清军也没什么办法好想,只能硬着头皮来。

“就算只剩下三十多艘纵火船,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他们的目标是这里。”

朱由榔的手指向下龙湾的位置,开始详细介绍敌军的原定计划。

“我军水师为了防御荷兰人袭扰,将大部分新式战船靠泊在下龙湾,方便定期巡航。对我们而言,这样省了很多来回跑的时间,但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在他们的计划里,三百余艘清舰,二十五六艘盖伦船会直奔而来,一起涌入下龙湾。

到军港时,一百余艘纵火船会全部点燃,冲向在港舰船,将我们的船一次性全部烧毁。”

说到这里,在场所有人已目瞪口呆,全身被冷汗浸湿。

清荷联军从临高出发,一路几乎都是顺风。

明军的巡逻船即使半路发现敌情,也很难跑过顺风的盖伦船,无法提前将消息传回。

他们只要调整出发时间,在晚上,甚至后半夜抵达下龙湾,绝大多数明军战舰都来不及反应。

在一百多纵火船的围堵下,只有全军覆没一条路。

“下龙湾水域如此复杂,他们……”

张北海正想质疑,又想到郑柞曾是下龙湾的主人,给清荷联军派一批熟悉水文的向导轻而易举,于是赶紧闭嘴。

想了一下,他又继续发言,指出这个计划有致命缺陷,那就是距离明军核心防区实在太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南疆少年走天下
南疆少年走天下
一个南疆小寨中的平凡少年陶小满,从没见过南疆外四大国的繁华世界,极其崇拜葬在南疆的程国远征大将军李草,梦想有一天能去到四大国开开眼界,更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草一样伟大的将军。他神秘的爷爷从他会走路时就将毕生武学传授于他,他的命运也在这一招一式中注定与众不同。斩夜,破军刀法伴随着他成长,他的爷爷知道,终有一天他会踏上去四大国的路....他将带着南疆才有的蛮荒气息,书写属于他的故事。他将经历美好,
点桐一生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