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第596章 白刃比拼(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最新章节。

源源不断的增援下,渡过滦河的明军没有崩溃,与清军杀得难解难分。

很多清兵都将开完火的火铳扔到一边,舞起锃锃发亮的大刀,在周围舞出一个光球。

如果在十来年前,这种高超的武艺无疑会让很多明兵心生畏惧,进而越战越挫。

然而最近几年,明军上下贯彻“三刀不如一刺”的思想,除了哨探和少数几支部队,不再列装大刀、长刀一类的劈砍武器。

如今,御林军步兵主要的近战装备是刺刀,两人一组、三人一组,反反复复地训练。每次对着木桩发起突刺时,还要大喊一声“杀”来增加气势。

刚开始受训时,大部分西营、忠贞营的老兵都不太认同,认为一旦进入白刃战,还是舞了一辈子的大刀比较顺手。

有些武艺高强的军官拿出辉煌过往来举例,比如说曾经一个人挥着大刀杀入敌阵,连砍十几个人等等。

“连砍十几个人,也许只死了两三个,其余包扎包扎又活蹦乱跳了。刺刀一刀就是一个人,干净利落多了。”

对于白刃战哪种兵器更好,御林军与忠贞营、西营有过多次论战,最后以比武分高下。一百对一百,两百对两百都试过。

御林军的士兵清一色装备钝头的木刺刀,对手拿什么近战武器都可以。

结果当然是御林军大获全胜,把不服气的对手们捅得痛不欲生。

马宝、李来亨、窦名望等人对此大为不解,都仔细研究过刺刀阵能在白刃战获胜的原因。

他们共同的结论是,刺刀的攻击方式单一,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个招式,士兵极其容易上手。

在训练中,那几个突刺动作,每个御林军士兵都反复练了几千、几万次,威力自然极大。

而且刺刀没有劈砍、挥舞的动作,所以可以多人并列,刀尖向前,组成密集的刀阵。三人、五人、十人都可以。

就算只有两个人,也可以背靠背,组成最简单的肉搏阵型。

大刀就不同了,既有上下劈砍,还有左右横划,无法组成密集阵列。

一面是刺刀阵严阵以待,一面是挥舞着大刀扑上来一个个“单人”,两者对撞自然是大刀吃亏。再加上刀身没有刺刀带着枪长,一边倒就不奇怪了。

即使某些军官武艺非常高强,也只能拼掉十杆八杆刺刀,于大局无补。

窦名望这样叹道:“一个大刀兵绝对能打赢两个刺刀兵,十个大刀兵与十个刺刀兵势均力敌,一百个刺刀兵大都能战胜一百个大刀兵,而一千个刺刀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大刀兵。”

就这样,很多老兵都开始练起了刺刀,练习怎么在战场上快速组成两人、三人、五人的小刺刀阵。

至于以前常用的大刀、短枪一类的冷兵器,则被允许当成备用武器带在身边——不要太大、太长就行。

这次,清军顶着巨大伤亡向明军发起冲锋,本以为进入白刃战明军肯定会落荒而逃。怎料,明军的白刃战也很厉害。

三四千清兵冲击一千余人,居然一下子打不下来。随着过河的明军越来越多,滦州城头的安亲王岳乐发出一声叹息,放弃全歼过河明军的想法,下令鸣金收兵。

第一天的战斗就在虎头蛇尾中结束,战后清点战果,清军的伤亡高达七八百人。

其中,被火铳击中躯干的人,大部分当场就死了;还有一部分被开花弹炸到,极难治好;至于被刺刀刺穿身体的勇士,不死也要躺上几个月,肯定要运回京城医治。

还好战果也不小,多尼估计明军伤亡怎么也得有四、五百,毕竟很多明兵都得靠同袍搀扶才能走过浮桥。

岳乐道:“我总算明白,为何达素、傅喀禅、穆里玛……这么多人会败在伪帝手上。我们半渡击之,居然没把他们打崩。我们死的人,还比他们多……如果轮到我们进攻,如何才能攻得下?”

多尼显然没有对接近二比一的战损感到沮丧,反而觉得非常振奋。

“进攻,别想了。我最近问遍所有人,近五年,没有一支部队能攻破伪帝的防线。咱们就这样守着打,耗上两个月,下雪了,他们就不好办了。”

“不是说,他们做了十万件军大衣,每件棉布八尺,棉花一斤半?”

“他们的报纸上这样说,怎能尽信呢。老子就不信了,广东连一个贪官污吏都没有,能把十万件棉衣做出来,发到每一个士兵手上。一斤半啊,老子的棉衣都没这么重、这么厚。只要冻死个万儿八千,就算咱们打了个大捷了。”

岳乐骁勇善战,他觉得多尼多少有些魔怔,看似信心满满十分无畏,实则瞻前怕后,畏敌如虎。

不过多尼是正蓝旗旗主,他只是正蓝旗小旗主,身份上以堂弟多尼为尊。既然多尼决定在滦州城硬耗,他又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也只好表示支持。

之后的几天,明军依然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尝试渡河,清军依然提前将精锐布在阻击的最佳位置,等到明军渡过千把人,就开始发起反冲锋。以肉搏战降低明军优势火炮的威力。

清军的伤亡巨大,几天下来就满城都是伤兵。还好从大量后援陆续从天津一线赶来,城内的力量倒是越来越强了。

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上,双方的兵力调动都瞒不过对方,阴谋诡计没有作用,只能面对面硬干。

这日,朱由榔看完战斗,提出一个问题:清兵的炮手就真的就那么准,每天都能打断几次浮桥?

他在地图上标出几天来试图过河的点,发现一个规律。

在前线指挥渡河的马宝、窦名望等人的经验实在太丰富了,每次选择的渡河地点都很适合架设浮桥,属于“最佳地点”。

马如龙问道:“陛下,这不是应该的吗?如果连哪里适合渡河都看不出来,他们还敢自称宿将吗?”

“不对,我们能看出来,贼人自然也能看出来。咱们选的这些地方,都是他们选好的。小土堡后面的大炮早就校正好了诸元,咱们直接撞上去,能不被炸断桥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南疆少年走天下
南疆少年走天下
一个南疆小寨中的平凡少年陶小满,从没见过南疆外四大国的繁华世界,极其崇拜葬在南疆的程国远征大将军李草,梦想有一天能去到四大国开开眼界,更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草一样伟大的将军。他神秘的爷爷从他会走路时就将毕生武学传授于他,他的命运也在这一招一式中注定与众不同。斩夜,破军刀法伴随着他成长,他的爷爷知道,终有一天他会踏上去四大国的路....他将带着南疆才有的蛮荒气息,书写属于他的故事。他将经历美好,
点桐一生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