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恶女行事录》最新章节。
吏部员外郎是正五品,豫州知府是正四品,看似是升了官,实则把人远远派到豫州这种偏远之地,分明是明升暗贬。
看来顾家和长公主之间颇有渊源呢。
顾家若想在权势上再进一步,长公主这关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既然如此,主动向长公主表露出修好的诚意与恭敬的态度,便是她写这出戏文的另一重原因。
“对了,娘亲还在府里吗?”宝珍没忘今早要去请安的事。
梅花笑道:“夫人早就起身了,若是等小姐醒了再去,怕是赶不上城东施粥的时辰了。”
“施粥?”宝珍挑眉。
梅花点头:“是啊小姐,豫州灾民越来越多,夫人决定在城东设棚施粥,连施七天呢。”
“既然娘去施粥了,我们也该做我们的事了。”宝珍说走就走,又嘱咐道,“叫上顾左、顾右。”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府,“顾左、顾右,”她看向两人,“你们去寻些流浪的乞儿,给他们些银子,让他们把戏文里长公主募捐的事往人多的地方传,越热闹越好。”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领命而去。
宝珍又转向梅花、桃花:“我之前让渥丹居屯的粮食,怎么样了?”
梅花答:“掌柜的按您的吩咐,早就备妥了。”
宝珍满意颔首:“娘亲在城东施粥,我们就在城西放粮,每人一天可领一次,绝不重复。”
她要的,从来不是一时的募捐。这场戏既然开了头,就得唱得人人叫好,既让灾民得实惠,也让“长公主高义”和“顾家心善”的名声,牢牢钉在豫州百姓心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顾夫人把募捐的事交托给她开始,宝珍就没闲着,一边自己琢磨戏文编排,一边让渥丹居的掌柜悄悄收购粮食,两头都抓得紧紧的。
她心里清楚,这场宴会办下来,豫州城的夫人们迟早会知道渥丹居的东家就是顾家小姐。
原本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借渥丹居放粮的事,给顾家博个体恤百姓的好名声。
到了渥丹居门口,果然见掌柜的已经支好了放粮的棚子,几个伙计正有条不紊地给排队的百姓发粮食,队伍末尾还在不断有人加入,脸上都带着期盼。
梅花看着日头渐高,劝道:“小姐,外头晒得慌,您还是进店里歇着吧,这里有我和桃花盯着就行。”
“不必,我留下搭把手。”宝珍摆摆手。
她本就不是养在深闺、娇生惯养的性子,这点日晒根本算不得什么。渥丹居人手本就紧张,多一个人总能快些。
说着,她便走到棚子下,接过伙计手里的粮袋,亲自给排队的老人递过去。
顾家夫人在城东施粥、小姐在城西放粮的事,没半日就传遍了整个豫州城。
城东粥棚里,春娘看着自家夫人,笑着打趣:“夫人您看,宝小姐哪是忘了来请安,这是忙着去城西放粮了呢。”
顾夫人避开她的目光,嘴硬道:“我又没计较这个。”
“哦?没计较啊?”春娘拖长了调子,故意逗她,“那是我多嘴了,夫人自然不会计较这点小事,毕竟昨晚还特意灭了灯,把人家拒在门外呢。”
“好了春娘,别拿我寻开心了。”顾夫人被戳中心事,假装板起脸瞪了她一眼。
她望着远处排队领粥的灾民,心里那点气早散了。
这丫头,做事是莽撞了些,心思却分得清轻重,知道把粮食实实在在送到百姓手里。
况且,昨日老爷已经与她说了珍儿的打算,这般想法,是她自愧不如了,遇见事情竟乱了阵脚。
“让伙计提桶凉茶过来,”顾夫人吩咐道,“给城西那边也送些去,别让珍儿她们中暑了。”
凉茶很快送到了城西的放粮点,宝珍捧着青瓷茶杯,指尖触到微凉的杯壁,心里明镜似的,顾夫人终究是记挂她的。
可她清楚,这原本该是属于顾一澄的,那个真正的顾家小姐,那个在她到来之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