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永乐十六年的春天,当北京城内的国会正在热议改土归流的成果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域,一场新的较量正在悄然展开。
哈密卫的城墙上,新任西域经略使杨荣举着望远镜,眺望着西边广袤的戈壁。这位以干练着称的文官,如今肩负着将大明势力真正扎根西域的重任。
"经略大人,"副将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商队,"这个月已经是第三支被劫的商队了。都是刚出哈密不久,就在魔鬼城一带失踪。"
杨荣放下望远镜,眉头紧锁:"查到是什么人干的了吗?"
"手法很老练,现场除了几具商队护卫的尸体,什么线索都没留下。"副将压低声音,"但当地人都说,看到过黑衣骑兵,马鞍上的纹饰......像是帖木儿帝国的人。"
这时,一名驿卒急匆匆跑上城墙:"大人,兰州转来的急报!"
杨荣展开密信,脸色顿时凝重起来。信是内阁直接发来的,通报了两个重要消息:一是朱允炆在徐辉祖辅佐下,已在印度北部建立"天顺王朝",近期连续击败帖木儿帝国东部驻军;二是帖木儿帝国为此正在调整战略,意图在西域扩张势力作为补偿。
"果然如此......"杨荣喃喃自语。他立即下令:"传令各卫所,加强戒备。另外,请哈密王速来议事。"
哈密王府内,年迈的哈密王额敏忧心忡忡。
"经略大人,帖木儿人这是要报复啊。"额敏叹气道,"自从天顺朝在印度连胜,西域这边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杨荣点头:"所以朝廷才要加速推行改土归流。只有将西域真正纳入大明版图,才能有效抵御外敌。"
"可是......"额敏欲言又止,"西域不比西南,这里部族众多,还有不少蒙古部落。若是强行改流,只怕......"
"王爷放心,"杨荣成竹在胸,"朝廷这次准备了三样法宝:屯田、修路、办学。"
他详细解释道:"已在玉门关外规划军屯十处,可安置流民三万;从肃州到哈密的驿道下月就能通车;另外,第一批三十名教习已经抵达哈密,蒙学堂下月就能开学。"
额敏闻言稍稍安心,但还是提醒道:"经略大人切莫大意。西域最大的部落首领阿卜杜拉,最近和帖木儿使者走得很近。"
就在杨荣积极布局的同时,西边五百里外的吐鲁番,一场密谈正在进行。
吐鲁番首领阿卜杜拉的府邸内,帖木儿帝国特使米尔扎正在展示带来的礼物:精美的波斯地毯、镶嵌宝石的弯刀、还有一箱箱沉甸甸的金币。
"尊敬的阿卜杜拉首领,"米尔扎用熟练的蒙古语说,"大明皇帝正在一步步蚕食你们的土地。改土归流之后,你们这些首领还能保住现在的地位吗?"
阿卜杜拉把玩着手中的宝石,沉默不语。
"我们大汗愿意支持您统一西域各部,"米尔扎继续诱惑,"武器、金币要多少有多少。只要您能牵制住明军,让他们的改土归流进行不下去。"
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探子进来禀报:"首领,明军在哈密以东开始屯田了!还听说要在各地设立官府......"
阿卜杜拉猛地站起身,对米尔扎说:"回去告诉你们大汗,我同意了。"
一个月后,哈密城外的屯田点。
来自甘肃的移民正在开垦荒地。这些大多是受灾的农民,听说西域分田免税,便举家迁来。
"老王,你看这土多肥啊!"一个年轻农夫抓起一把黑土,"听说种下去就能活!"
被称作老王的汉子擦着汗:"朝廷给种子给农具,还免三年赋税,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去!"
突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队黑衣骑兵如旋风般冲来,见人就砍,见屋就烧。
"是马贼!快跑啊!"
屯田点顿时乱作一团。等附近的明军赶到时,暴徒早已远去,只留下满地狼藉和几十具尸体。
消息传到哈密,杨荣勃然大怒:"查!一定要查清楚是什么人干的!"
三天后,线索指向了阿卜杜拉。
"经略大人,"斥候回报,"我们在现场找到了这个。"
那是一枚银质腰牌,上面刻着阿卜杜拉部落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