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第40章 打斗结束 三将投靠(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最新章节。

“哈哈!喝!”

见袁术夸赞自己,庞万春大喜,便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咳咳!”

临时搭设的营帐帘子被打开,典韦和王寅二人一同进入。

“快快进来,一同畅饮!”

见王寅和典韦进入营帐,袁术起身离座,将二人领向座位。

“辛苦了!”

看着面前的典韦,袁术愈发喜欢,拍了拍其肩膀,轻声说道

不得不说,典韦武力高强,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憨厚忠诚……除了黑一点丑一点,其他都好!

再说了,和典韦站在一起,才可以突显自己的英俊嘛。

但不管怎么说,袁术对于典韦,无比欣赏加喜欢。

再看向王寅,汗流浃背,手掌虎口开裂,还在渗血,见此情况。

“呲啦!”

袁术直接将自己的绮丽衣裳的左袖撕下一个长条。拉过王寅的手,在诸位将士的注视下,为王寅包扎虎口!

“先包扎一下……”

袁术此举动,让王寅受宠若惊,更加仔细的打量着面前的袁术。

而座位上的庞万春和吕师囊二人,则对袁术更加满意。

诸多将领亦是如此,在袁术的系统之中可以看到,有部分将领的忠诚度达到了满值,绝对的死忠!

“今日不醉不归,哈哈哈”

拉过王寅,诸将继续饮酒,但场中只有典韦不曾喝酒,用其话来说,就是为了保护主公安危,不可饮酒!

看着关顾着吃菜的典韦,袁术发自内心的喜欢,招呼着家仆,将自己案上的羊腿等肉食盛到典韦案上。

并且示意诸位将士,不要劝典韦饮酒……

众将士开怀畅饮,直到夜深。

王寅、庞万春、吕师囊,皆是大醉。毕竟袁术麾下那么多将领,挨个敬一杯,都要喝上好几坛!

见三人酒醉,袁术暗道好机会。随即抛出橄榄枝,招揽三人。

而此时的王寅、庞万春、吕师囊三人,早已与袁术麾下诸将,惺惺相惜。既然袁术已经提出招揽了,那他们也没有拒绝,纷纷拱手叩拜!

至此,原本方腊麾下的文武双全尚书王寅、小养由基庞万春、江南十二神统制官的吕师囊,皆归于袁术麾下。

袁术再得三员猛将!

次日,三将返回清风寨,聚拢寨中所有喽啰士兵,整顿好钱财和粮草,一把火烧了整个山寨,加入袁术返回汝南的队伍。

三将的加入,使得原本两千人的军队,扩大到五千!

有了原清风寨等人的带路,一天时间不到,就穿过了嵩山和翟阳交界处,即将抵达颖川。

在赶路的同时,袁术顺便用系统看了看王寅和典韦二人的技能。

“叮!检测人物……请稍候

王寅武力值97,统帅值88,智力值85,政治值84,魅力值94

技能一:枪王——通用技能

使用枪类兵器时,武力值提升3点。

技能二:突刺——勇不可当,攻守兼备

效果1,斗将时,起手武力值提升3点。若对方基础武力高于自己,则提升自己武力值3点,反之低于自己则压制对方2点武力值。

效果2,每坚持二十回合,武力值提升3点(上限6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