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第83章 一拳砸死,雌雄同体(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人在蜀山,反清复明》最新章节。

按照原着记载,这裘芷仙便在成都的灌县宣化门外的裘家厂坝。

朱阳径直来到灌县,落下金光,便往宣化门外行去。

这宣化门外,便是一座竹子和粗麻索做的桥,此桥名为永宁桥,横跨江上,长有二三十丈。桥下急流汹涌,奔腾澎湃。

此时正值水涨之时,波涛电射,宛如轰雷喧。

如果是一般人行在桥上,不免惊心动魄,目眩神昏,摇摇欲坠。

但是朱阳何须人也,且不说一身武力何等强大,单说心志也绝非一般人可以比拟。

自然无碍,及至一过对岸,前行不远,便是环山堰,修竹干霄,青林蔽日。

衬上溪流索绕,绿波潺潺,越显得水木清华,风景幽胜。

再往前走办理,便看到了一个小村,这里就是裘家厂坝,裘芷仙所在之地。

朱阳并没有贸然前去,毕竟裘芷仙现在是一个待字闺中的黄花姑娘,而且跟她的表弟罗鹭还有婚约的。

自己这样一个陌生男子陡然上门算是怎么回事。

所以,朱阳便在这村子旁边的山林之中寻了一个地方耐心等待。

也就是这几日,裘友仁便会带着自己的妹妹裘芷仙前往成都参加长亲六十整寿,就是在这个路上,裘芷仙被妖人掳去,从此迷了心智,坏了一身阴元。

果不其然,朱阳只等到第二日,便看到一行人从村里出来,一共四个轿子,带着几个随从,朝着成都方向进发。

按照原着记载,第二顶轿子之中便是裘芷仙了。

朱阳行在云中,暗暗的盯住了。

当到达距离成都还有三十多里路的周板场时,一个道人便迎面走来。

朱阳搭眼一看,便看出这人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仅长得歪眉斜眼,古怪凶恶,而且一身的淫邪之气,挡都挡不住。

朱阳暗道,这就是那乔叟藤了。

没等朱阳出手,那乔叟藤与裘友仁一行错过之后,便起在半空,刮过一场怪风,便将裘芷仙给掳了过来。

朱阳暂时并未出手,因为朱阳顺藤摸瓜,直捣这乔叟藤的老窝。

要知道,乔叟藤的老窝之中可还有很多被他掳去的男子和女子,原着之中等到荀兰茵他们去解救的时候,早就被乔叟藤给折磨死了百余人了。

这些可怜人不可不救。

因为朱阳行在云气之中,且没有法力波动,乔叟藤并没有发现朱阳。

此时的乔叟藤看着娇艳欲滴、粉雕玉琢的美人,要不是顾忌场合不对,早就开始宣淫了,哪里还有心思去关注其他的。

说来这乔叟藤的巢穴竟然是在莽苍山中,而且距离李英琼获得紫郢剑的地方并不是太远,也难怪原着之中李英琼获剑的时候会遇到这乔叟藤。

莽苍山在云南之地,距离成都并不是很远,故此没飞了多长时间,朱阳便看到乔叟藤便要降下遁光落入一个大石峰之中。

见此,朱阳哪里还会不知道,这家伙的巢穴到了。

既然找到了地方,朱阳断人没有留着他的理由了。

当下,金光一闪,顺雷不及掩耳之势便来到了乔叟藤面前。

乔叟藤这时候正想着回山洞如何炮制裘芷仙呢,没想到眼前突然多了一人。

心中一惊,就要放出自己的飞剑。

朱阳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当空一拳,击起无数轰鸣之声,空气都泛起层层涟漪,朝着乔叟藤就砸了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武道独尊,从练习刀法开始
武道独尊,从练习刀法开始
高武+天才流+热血武道大陆,武学昌盛,人人争当武者。这里有刀客怒而劈山,也有拳皇一拳截断河流,更有高傲的剑客拔剑刺向苍穹。强者如云,碰撞不断。天骄争霸,只为成为那最为耀眼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纷乱而又精彩的世界,有一天陆明意外穿越而来,在搞清楚自己来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之后,就决定一定要走到那武道的尽头去看看。(这是一个草根逐渐成为强者,最终武道独尊的故事)
长空之王
全修真界我最强
全修真界我最强
修真界,仙门高高在上,散修世家次之。少女李夜航,一无仙门可拜,二无家族可依。仅凭一块下品灵石,她踏上了修真大道。这条道,人人险恶,纷纷浮薄,步步算计,骨唱仙歌。可是又怎样呢?危险总是与机遇并存,只要她修仙意志坚定,那就一定能踏过千山,涉过万水,与仙门争强!
悟空嚼糖
天庭办事处
天庭办事处
关于天庭办事处:【群像】天庭最惨人宋君翊卷了整整200年终于考进玉帝的天庭办事处。本以为端上了神仙铁饭碗,从此岁月静好。没曾想入职的第一天就见暴躁同事轮鞭调教北海龙王,输出拉满。新人小宋:我们不是在调解吗?
山茶就酒
修真世界之风云录
修真世界之风云录
青年孟万因为沉迷熬夜看小说,而猝死,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方想写的中,当现代青年遇上修真世界,会引发什么样的故事呢?(书名,简介无力,新人写手,欢迎阅读。)这本偏日常。没看过原着不影响阅读!标签上的系统请无视!想帮方想填些坑。
归墟海羽
斗转江湖
斗转江湖
关于斗转江湖:当武林正邪不分,侠义无存,该如何力挽狂澜,打破这局面?唯有斗转江湖,置之死地而后生!且看无心之人,如何颠倒乾坤,重洗武林!(PS:上本书《绝尘逍遥录》已完结,喜欢武侠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指点一下,多谢!书友Q群:425971558)
后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