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第288章 三穷三通:为什么子贡评价季孙行父是一个三穷三通的贤大夫?(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公元前570年,楚国大举讨伐吴国。由于准备充分,吴军节节败退,楚军顺利占领了吴国的势力范围不少地盘,并推进至吴国边境的太湖一带。

根据楚国的军事计划,这一次,如同晋国对秦国来了一次外科手术式的重大打击,使秦国在短期内彻底失去战斗力,从而消除晋国的西线威胁。楚国就要对吴国来次暴风疾雨式的重大打击,让吴国在短期内彻底失去战斗力,从而消除楚国的东线威胁。

战事一开始极其顺利,楚国令尹熊婴齐感觉吴国不堪一击,于是在取得重大战果的情况下,一边命令猛将邓廖率部分楚军杀入吴国境内,一边居然率主力撤军回楚国,还在国内大摆庆功宴。

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来了,孤军杀入吴境的楚军被吴军打得大败,主将邓廖战死,楚军几乎全军覆没!

非但如此,吴军趁势发起反攻,不但将先前被楚军占领的地盘全部夺回,还一举侵入楚国境内,占领了楚国不少地盘。

想想看,晋国打秦国,一战而使秦国趴下不敢动。楚国打吴国,结果反被咬了一口。晋楚争霸的局面,到现在,楚国完全处于下风。

吴国如此强势,让晋国非常高兴。晋悼公认为必须要将吴国正式拉进中原诸侯联盟圈,从而建成统一的阵线。公元前569年6月,晋悼公亲自主持召开了鸡泽会盟。

鸡泽,即今天河北邯郸鸡泽县旧城营村一带。晋国、鲁国、宋国、卫国、郑国、莒国、邾国、齐国等八个诸侯国参会,此外还请出了周天子派卿大夫参会,并向吴国发出了邀请。

这一次,年仅六岁的鲁襄公也参加了,当然他只是一个小屁孩,参会只是一个形式而已,真正代表鲁国发出声音的是叔孙豹。

令叔孙豹意外的是,堂堂中原诸侯联盟盟主晋国向吴国发出邀请,吴国却选择了不理会!也就是说,吴国根本不想参加这次盟会!而且,晋悼公的诚意非常到位,还派出了大夫级别的高官赴淮上迎接吴国国君寿梦。

淮上,即今天安徽省蚌埠市下辖区,这是什么概念?晋国已经派人到了吴国的边境等候,放低姿态去迎接一个曾经被视为东夷小国的国君。

但吴国国君寿梦居然不肯来参会!吴国佬头上长角了?居然敢违抗晋国的命令?叔孙豹很不理解。

叔孙豹当然不知道,吴国虽然是晋国一手培养的,但却非常有个性,吴国自有吴国的打算。总有一天,咱大吴要称霸江湖,你们中原列国诸侯,那是一个一个都要打过去的,大吴掺和什么联盟?

但不管如何,鸡泽会盟上吴国虽然没有参加,仍旧给楚国阵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楚国传统盟友陈国无法淡定了,国君陈成公居然背着楚国主动前来参会!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楚国的势力圈又少了一个诸侯,陈国。

中原列国诸侯联盟大获全胜,楚国挂不住了,陈国叛变了,那就得教训。于是,楚军攻打陈国。晋国一看,哟,你打陈国,那我就打许国。于是,晋军攻打许国。

可怜的小国,在这个春秋江湖中,就是这样的命。

陈国国君陈成公在又惊又怕中,薨。

鲁国的公卿大夫们看得很清楚,象陈国这样的楚国枕边的诸侯,叛离楚国当然是一个挨揍的下场,听说陈侯因此而去世,不由暗自摇头。这世道,唯有拳头硬,才能生存啊。

是的,鲁国的拳头已经硬不起来了,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紧紧依附晋国。这是全体鲁国人的想法。

既然如此,那就把晋国大腿给抱牢。

鲁国对晋国当然是很忠心的,史料总是记载着鲁国国君或者卿大夫总是屁巅屁巅往晋国跑,朝见晋侯,会见晋国卿大夫。

鲁襄公虽然还是一介小屁孩,但已经出国多次了。除了参加晋国主持的会盟、联合国军外,还亲自赴晋国朝见过晋悼公。

我们必须要说,这个时候的鲁襄公,仅仅是一个还正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孩童!鲁国都城曲阜在山东,离晋国都城新绛有多远,数以千里计吧。当时又没有国家元首的专机专列,就靠着马车,还要带着数以百车的财物去一趟晋国,真心不容易。

而且,但凡晋国对鲁国稍有礼到之处,鲁国必然是及时还礼。如这一次,公元前569年,仲孙蔑建议鲁襄公派卿大夫叔孙豹赴晋国朝见,以答谢四年前即鲁襄公即位时晋国曾派人来祝贺。

咦,执政上卿不是季孙行父么?怎么是仲孙蔑了?我们得解释一下,季孙行父此时身体非常不好,经常请病假。虽仍旧为鲁国执政,但已经将大部分的权力交出去给了仲孙蔑。

而且,由于是真的老了,一生谨慎的季孙行父这段时间表现得有些反常。史料记载了季孙行父的一件小事,公元前569年7月28日,鲁襄公的生母、鲁国太后定姒突然去世。当时工匠为定姒打造棺材时,相中了季氏家族的几棵槚树,当时向季孙行父要,季孙行父居然舍不得!

当时季孙行父居然对工匠说,这棺材用槚树制作,是不是太高档了点?

工匠都哭笑不得了,不就几棵槚树么?人家是谁啊,那是鲁国太后啊。你季氏家族家大业大,敢情就一毛不拔?

虽然,最后季孙行父还是同意了工匠砍他家的槚树制棺,但这事还是被史料记了下来。也许,这是季孙行父被史料记载的唯一一个“非礼”事项。

公元前568年12月20日,季孙行父病逝。

季孙行父自公元前601年正式成为鲁国执政上卿以来,一直以贤大夫的形象展现在春秋江湖,是鲁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贤才,为鲁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季孙行父的第一大贡献,是倡导了一种崇廉拒奢的社会风气。前面我们讲过,史料记载,季孙行父“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意思就是季孙行父作为位高权重的鲁国正卿,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他的府上,更是没有镶金嵌玉的生活用具。

季孙行父如此严格要求自己,自律不奢,坚持清贫,这真的太不容易了。在当时,季孙行父被认为是“三穷三通”的践行者。用孔子的高徒子贡的解释,这三穷三通,指的就是“其穷事贤,其通举穷,其富分贫,其贵礼贱。穷而事贤则不侮,通而举穷则忠于朋友,富而分贫则宗族亲之,贵而礼贱则百姓戴之。”

据说,季孙行父临死前,吩咐丧事从简,并要求降低一个档次举行丧礼,陪葬品只能是他自己用过的器物。当时鲁襄公去吊唁,他惊讶地发现,季孙行父由于生前家里的器具用度非常简单,任何器具都没有备用的,所以用于季孙行父陪葬后,家里几乎没了生活必需的器具。

鲁襄公当时就感慨万分,对着群臣道:“廉忠矣!”

是的,季孙行父一生辅佐辅佐过三位国君,但家里居然没有家私积蓄,最后不以正卿身份而仅仅以大夫身份的礼节入殓下葬。这在年少的鲁襄公看来,是绝对的清廉,是对国家绝对的忠诚。

要知道,季氏家族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富贵家族,是鲁国的第一大家族,家财万贯丝毫不奇怪,但季孙行父给我们后人一个身居高位却自甘清贫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在春秋史上,这样的人还有好多,如楚国的孙叔敖,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产等等。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