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第298章 鲁作三军(上):为什么鲁国要将军制从两军扩编至三军?(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对联军来说,总算是拿下了偪阳,圆满实现了晋悼公对楚国的战略意图,这意味着晋国在与楚国的争雄中,再次占得上风。

对于楚国,晋悼公已经下了很多大招了:联合了吴国,使吴国不断袭扰楚国成为楚国最头疼的问题。以郑国为诱饵,四军三分以疲楚。拿下偪阳,不断打通了中原列国诸侯与吴国联系的第二通道,也打开了以宋国为跳板随时向楚国发起进攻的第二通道。

这一战,对鲁国来讲,当然是几位鲁国勇士给了中原列国诸侯们一个良好的印象。

请大家记住叔梁纥,这位力大无穷敢手托城门大闸的鲁国大夫,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鲁国邹邑大夫。他有一位伟大的儿子,孔丘,即孔子。

秦堇父因这一场战役的勇猛表现,得到了鲁国上卿仲孙蔑的重用,被提拔为大夫,担任仲孙蔑的车右。

叔梁纥与秦堇父是这个时代的鲁国英雄,他们在偪阳之战的英勇事迹在鲁国广为流传,这是他们这一辈的故事。到了他们的下一辈,叔梁纥的儿子孔丘收秦堇父的儿子秦商为弟子,成了师生关系,秦商是孔子三千弟子中的杰出人士,被列为孔门七十二贤!

鲁国的春秋风云,当然离不开伟大的孔老夫子,孔老夫子当然在鲁国春秋舞台扮演重要男主角,我们放在后面再讲。

此时的鲁国,真的需要象叔梁纥、秦堇父这样的勇士,因为鲁国给大家一个打仗实在不行的感觉,但鲁国的战事偏偏还挺多。

公元前563年夏,刚刚从柤地会盟并参加了偪阳之战的鲁襄公回国不久,到了秋天,又不得不应付莒国的一次小规模进犯,以及楚军的一次边境袭扰战。刚喘过气来,到了冬天,又不得不奉晋国命令,参与了接下来的对郑国的联军讨伐战。

一年四季都在打仗啊,而且自鲁襄公幼年即位以来,貌似年年都有战事。鲁国,你真的要考虑考虑提升军事实力了。这个江湖,靠礼仪道德,真的混不下去,军事实力已经成了生存必需品。

大家都在考虑这个问题,除了鲁襄公。因为他参加了太多的战争,而且都是被动参与,绝大多数是依晋国的命令,放弃作为一个少年儿童应该享受的游戏与学习,远赴异国他乡,过着艰苦的军旅生活。

对军事行动这玩意儿,鲁襄公实在是怕了。鲁国,别看是自己的,而且自己已经亲政了,但没有办法去亲政啊。

唉,国家大事,还是交给季氏、叔氏、孟氏你们三家吧,寡人真的不行,大不了,臧氏家族你给配合配合。

鲁襄公真心累了,他三岁即位,到现在也不过十三四岁,何尝享受过一天的快乐童年和多姿少年生活?

既然如此,那季氏、叔氏、孟氏这三桓就勇敢地承担起国家重任来,如今国家最大的任务,就是军事实力提升问题。而要提升军事实力,那就必须扩充军队!

春秋时代,关于列国诸侯的军制是有规定的,大国三军,次国两军,小国一军。所谓大国,原本指的是公爵诸侯,中国指的是侯爵诸侯,而伯、子、男爵,往往被视为小国。

但春秋到了这个时候,谁还在坚守这个规制?其他不说,单说最应该遵守周礼的晋国,有几军?晋献公时期,为两军;到了晋文公时期,最多达到了三个步兵军团和三个车兵军团,共六军!到现在,晋国表面上只有中军、上军、下军、新军这四军,但其实这四军各有帅佐,每人统帅其中一支军队,其实算起来应该是八军。

其他诸侯国呢?当然也不再遵守这个死板的军制规定,不但设几军是列国诸侯自己的事,连每军要配备多少战车、多少战士,也都自搞一套了。

所谓礼崩乐坏,尤其体现在军制上。

只有鲁国,一直在死守着这个军制,所以鲁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弱。曾经春秋初期,我们能够见到鲁军在战场上横刀立马、敢与任何一个大国诸侯叫板的情景,不知多少年没有见到了,反而是连邾国、莒国这样曾经被鲁国看成是弱不禁风的小国,屡屡击败鲁国。

单是这两三年以来,莒国灭了鄫国后,频频对鲁国用兵,鲁国苦不堪言。

必须改革,扩充军队,将鲁国两军,扩充为鲁国三军。

详细的扩军计划倒还不是执政上卿叔孙豹提出的,而是季孙宿提出的。谁都知道,在鲁国国君虽然亲政但基本不管政事的情况下,鲁国的重大措施落地,必须要得到执政上卿的同意,也就是说,季孙宿必须得到叔孙豹的同意。

季孙宿对叔孙豹道:“军队必须扩编,宿之意,整编为三个军团最为合适,三个军团,季氏、叔氏和孟氏各掌一军,谁也不吃亏,希望夫子一定要支持宿的计划。”

叔孙豹微微叹了口气道:“扩编军队乃国家大事,根据鲁国的现实情况,当然得考虑扩编,但此事不容易啊。”

季孙宿道:“只要我们两家同意了,仲孙难道还会反对?”

叔孙豹摇摇头道:“豹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维护庞大军队的经费问题。如果鲁国设三军,那晋国就会将鲁国视为大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就将按大国标准来,这对鲁国来讲,真的很难。

您也知道,鲁国承担的义务已经不轻了。这些年来,晋国总是要求各诸侯承担组建联合国军的义务,这是按各国军队数量来摊派的,按比例出军队、辎重、粮草等。

由于鲁国仅两军,所以分摊到的数额相对还好。如果扩充为三军,那相应的任务数也就增加了,按鲁国目前的情况,确实承受不起。

如果鲁国按大国标准承担义务,首先是向王室进贡数,得提高一倍;再是向晋国进贡数,也至少得提高一倍;然后是按晋国要求出人出钱帮助兄弟诸侯解决困难,如前两年宋国发生大火总得捐款吧,又如帮助一些诸侯国修筑城池得出役工吧,帮助王室卫戍王城,得出军队军粮吧。”

其实,叔孙豹在内心想对季孙宿讲的是,你小子没当过执政上卿,没当过家,不知道当家的苦,柴米油盐贵都要考虑,知道么?而且,扩充了整整一个兵团,即一军,那这些军费谁来承担?

表面上,季孙宿提出三个兵团各由三家掌握,那是不是三家的实力均等了,而国君却跟军队没半毛钱关系了?

这些,都是要现实考虑的问题。

但季孙宿坚持要扩充军队,作为当时鲁国势力最强的季氏家族宗主,季孙宿虽然不是执政上卿,但说话的份量相当重,见叔孙豹担忧的是相关费用问题,把胸脯一拍,道:“这个夫子勿需担心,宿已有对策。”

然后,季孙宿将自己的想法给抛了出来。

鲁国军队,由两军扩编为三军,但不再属于鲁国公室,即不属于国君所有,而是季氏、叔氏、孟氏各掌一军。这个各掌一军的意思,既掌了这一军的权利,也承担了这一军的义务。

义务是什么呢?今后,无论是向天子进贡还是向晋国朝贡,或者出钱出兵参与诸侯联盟事务,均由三家分摊,各自调配。因为是三大家族各掌一军,所以按比例调配将士、战车、辎重等即可。当然,军队的训练、给养等管理,也均由三家各自负责。

权利是什么呢?军队归属三大家族,承担了相关经费,但这经费是相当庞大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好处,那三大家族等于是为国君做杨白劳,根本无法维持下去。

所以,季孙宿的想法就是将基于军队的相关利益,也都归属于三大家族。

基于军队的相关利益是几个意思?这其实有几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军队的将士。当时,并不是谁都可以参军的,参军并非是一项义务,而是一项权利,是士大夫这样的贵族阶层和都城里的国人的权利。一般的农民以及奴隶、野人等是没有参军资格的。

按季孙宿的意思,就是原本归属于国君的那些士大夫和国人,以后都从属于三大家族。也就是说,这些有资格参军的士大夫和国人,原本是国君的臣民,现在都成了三大家族的家臣。

要知道,这批人是一个诸侯国的精英,原本都属于国家,但季孙宿居然把属于国家的精英们都给拿了过来。

第二层意思,贵族的土地。原本从属于国君的士大夫和国人,都有着自己的封邑或者土地。既然,这些人不再从属于国君了,那这些人所在家族所拥有的土地,也就不再向国君缴纳赋税了,而是向三大家族缴纳。

也就是说,原本由国家分给大家的土地,本是属于国家的,现在属于三大家族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