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第438章 临终之言:为什么仲孙貜去世前命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要拜孔子为师?(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公元前517年前后,鲁国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两年前,是鲁国袭击了邾国军队。接下来,是执政上卿叔孙婼被扣押在晋国,直到去年才回国。到了今年,是季孙意如讨了老婆。

季氏家族办着喜事,而另一大家族,此时却是哀泣一片,因为他们正在办着丧事。

哪一家?

孟氏家族。

公元前518年2月20日,鲁国卿大夫、孟氏家族宗主仲孙玃病逝,其长子仲孙何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孟氏家族宗主。

仲孙貜是一位值得鲁国人民尊重的人。前面我们讲过,他刚入卿时,陪伴国君鲁昭公赴楚国朝见楚王,在郑国、楚国都因为自己不懂礼仪而出尽了洋相。

回国后,仲孙貜基本远离权力斗争,几乎将全部精力都用于学习上,不但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位知书达礼的人,还一直在帮鲁昭公努力物色知礼懂礼的人才。

孔丘,正是他一直在关注的青年才俊。

正是在仲孙貜的介绍下,鲁昭公才在孔丘生了儿子时,送了鲤鱼以示祝贺,孔丘因此将儿子取名为鲤。

当时,此事成了鲁国特大新闻,使孔丘顿时名声大振,最后季氏家族率先下手,将孔丘招录为家臣,担任管理仓库的小吏。

可以说,孔丘名声越来越大。

一开始自己在五父之衡停棺寻父墓地使他在民间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因自己精通当时叫儒的丧葬礼仪又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鲁昭公送鱼贺孔丘得子,可谓是在整个鲁国朝野帮孔丘作了一个宣传,使孔丘的知名度呈几何倍级的增长。

再是郯国国君郯子来鲁国朝见时,孔丘专程拜访郯子,向郯子学习了鸟官理论,孔丘的知名度更高。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孔丘果断辞去工作,回到阙里开馆招生,兴办私学。

招收的学生多了,孔丘的知书达礼以及儒家观点,通过学生们又不断外传,终于,我们的孔丘被人们越来越尊重,孔丘就成了孔子。

据说公元前522年,当时的孔子年满30虚岁,自己说三十而立了。

但这个而立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没有。

但是,有史料说那一年,齐国国君齐景公与齐国大夫晏婴来鲁国聘问,点名见了孔子,与孔子谈论了治国理政的事,专门提到了秦穆公称霸的事。

据说,齐景公问孔子道:“寡人不才,请教夫子,想当年秦穆公,国小地偏,却称霸西戎,这是何故?”

孔子曰:“国虽小,然秦穆公目标远大;地虽偏,但秦穆公施政得当。”

齐景公于是向孔子讨教政之道,孔子又曰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话的意思就是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

齐景公貌似一听就明白了,立即点头赞同。

然后齐景公请孔子讲讲为政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孔子又曰道:“为政之要,最要在于节约财力。”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之一。有人说正是这一年孔子将自己的学术思想给确定了下来,所以,立了。

这一年,是孔子三十岁。于是,孔子三十而立。

嘿嘿,齐景公向孔子交流治国理政的事确实有,但那是在孔子追随鲁昭公去齐国时的事了,不是公元前522年,而公元前516年。

所以,齐景公来鲁国向孔子问政这个事到底有没有,真的很难找到其逻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