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第549章 蒲邑之险(3)(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人们见公叔戍率府兵到来,自觉让出一条道。

令公叔戍目瞪口呆的,是一幅城门守卒一个个如斗败的公鸡那样的窘境。

李四见公叔戍到来,故意装作气急败坏的样子,指着仲由道:“大人,这个人......武艺着实高强,小人诚非对手。还有那几个,一个个身手不凡,大人等会要小心才是。”

公叔戍心头窜起一百头草泥马,看着恨铁不成钢地李四,心头狂骂:

不中用的东西,等会还小心个毛线,围观的人那么多,难道真要老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干掉孔丘?

孔子见公叔戍亲自到来,也走下乘车,对公叔戍行了一礼,不卑不亢道:“丘今日过蒲邑往陈国,却遭到城门吏无故拦截,且纵兵行凶,不知大夫此为何意?”

还没等公叔戍答话,人群中有人厉声道:“大人,孔夫子乃誉满列国的圣人,天下谁人不知?不知大人为何下令要为难孔夫子?难道蒲邑可以不遵周礼么?!”

人群顿时哄闹起来,对孔子在蒲邑被为难非常不满,非常愤怒。

本是暗害孔子的行动,如今眼看就要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公叔戍又气又急,忙对众人道:“大家稍安勿燥,待戍详查。”

公叔戍对孔子施了一礼,道:

“夫子切勿责怪。非是戍要故意为难夫子,实是因局势太乱,蒲邑得加强城防,往来人等,需来回盘查。城门吏不认识夫子,故无礼夫子,戍在此陪罪了。”

孔子道:“既是误会,消弥即可。那丘及二三子可入城乎?”

公叔戍点头哈腰,做了一个欢迎的手势道:“恭迎夫子入城!”

心里却在冷笑,只要你孔丘进了城,老子有的是办法收拾你。

李四则向自己的亲信使了个眼色,亲信心领神会,悄然而去。

孔子带着众弟子虽入了城,但他在卫国都城帝丘时就知道,公叔戍此人实乃小人,故婉拒了公叔戍的安排,以自己并非一国行人不宜入住官驿为由,择了一处客栈住下。

蒲邑民众真的很敬仰孔子,自孔子入住客栈后,几乎每天都有慕名前来拜访的,孔子一一以礼待之。

这样一来,计划中的在蒲邑休停一日,就一天天耽搁了下来。

孔子也正好借此良机,在蒲邑推广礼教。

公叔戍本安排了强盗之类的欲暗害孔子,但在李四的周密安排下,几乎每天每夜都有自愿护卫孔子的蒲邑民众。

公叔戍又不敢明着来,只能又气又急却无可奈何。

孔子这样的人,确实不是谁想动就可以动的。

孔子居于蒲邑的消息,很快到了卫灵公那里,卫灵公大喜,

此时的卫灵公基本已经决定要重用孔子了,随着公叔发、祝佗相继身死,卫灵公已经将年迈的蘧伯玉重新召回朝堂。

蘧伯玉一如既往地推荐孔子,雄才伟略的卫灵公也知道自己真的很缺乏治国朝政的大才。

但朝中反对声音仍旧很重,卫灵公知道,这是群臣担心孔子以及他的一干弟子一旦在卫国入仕,将极大影响着这些朝臣的利益。

没了祝佗的卫国朝堂,只要卫灵公一提起孔子的事,立即就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祝佗尸谏后,卫国又传出一种声音:如果国君重用孔子,那将有第二例、第三例甚至更多的尸谏出来!

我擦.....

每每这个时候,卫灵公心头那种什么泥马就成群在狂奔。

南子知道,这是蒯聩暗中的使着劲,挑动一帮朝臣在阻挠卫灵公重用孔子。

卫灵公见卫灵公闷闷不乐,南子对卫灵公道:“孔夫子在蒲邑日,想必生活尚无着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