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第641章 春秋林氏牛人(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孔子曰,礼这种东西,讲直白一点,就是“与其追求形式上的豪华,不如强调事实上的俭朴”。

见林放还在那里沉思,孔子又举例解释,“比如办一个丧事,与其在仪式上面面俱到,不如在内心里真正悲痛。”

如果孔老夫子是对笔者这样解释,那笔者最多只能装懂,反正林放的问题提得很高大上,孔子的回答也很高大上。

高人就是这样,把你搞成云里雾里的节奏,那就对了。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与其推着自行车微笑,不如坐在宝马车里哭泣。

至少句型是一样的。

难道你不笑喷?

有人说,林放曾拜孔子为师,后来成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但貌似不是这样的。

据说,林放的才华不亚于孔子,他如同那位楚狂接舆一样,不愿出仕为官,也看不惯跑官要官的士人。

林放居于泰山,过着粗茶淡饭,自食其力,给泰山山民讲讲礼、乐、书、数等知识,被认为对夏商周以来的礼仪文化传播和发扬光大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林放对孔子是了解的,也是尊重的。他不但向山民推荐孔子的学说,而且还向孔子问礼,这一问,便是问到了礼的本质这类高大上的学术核心问题。

也正因为林放曾经向孔子问过礼,且林放向山民推荐过孔子的儒学,自己在礼学上又有颇深的造诣,所以就被认为是孔子的学生了。

其实,林放与孔子应该是互为亦师亦友关系,林放在礼、书、数等方面的造诣,恐怕比孔子还要高明。只是,历史上的孔子光环太耀眼,而林放又不显于世,所以如今的我们只知道孔子,不知道林放。

鲁国的春秋舞台,给了林放一席之地,那便是“林放问礼处”这样的历史文化遗迹,在曲阜城外,想必当时问礼时,林放与孔子是不期而遇于城外的。

春秋末期的鲁国,其实就是三桓的鲁国,更确切一点,其实就是季氏的鲁国。既然是季氏的鲁国,所以季孙肥就搞了一次祭祀泰山的僭礼活动。

这令孔子非赏不满,他把冉求叫来,问道:“你作为季氏家宰,怎么不劝阻季氏搞祭祀山川这样的僭礼活动?”

冉求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老师,这是不现实的。”

毕竟,季孙肥是自己的老板级别的领导,老板级别的领导已然决定的事,自己确实可以提出意见建议,但一旦领导决定了,自己唯有坚定执行。

对上级领导,服从和执行,是讲政治的表现。

孔子知道冉求的不容易,他不想责备冉求,只是叹了口气,道:“呜呼,这样的事,林放定然是坚决反对的,难道泰山之神连林放都不如吗?”

林放,在孔子的眼里,是礼的代言人。

由此可见,孔子对林放是赞赏有加的。

哦,讲着讲着,又讲偏了,我们得赶快回到鲁国春秋中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