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第644章 顶尖外交家端木赐(3)(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也就是说,无论成败,都对自己以及田氏家族是不利的。

那还伐个毛线?

田恒突然向端木赐深施一礼,谦恭道:“子贡先生所言,乃真理也。既如此,我就斗胆请教先生,田氏家族将何去何从?”

端木赐低首故作沉思状,良久后,迎着田恒热切的目光,道:“伐鲁,不如战吴!”

田恒吓了一跳,差点将刚端起来的茶杯掉地上,忙道:“讨伐吴国?这不成!吴国太强大了,谁敢惹吴国?”

端木赐冷冷道:“夫子所图者,一是壮大自己力量,二是削弱对手力量。相比壮大自己力量,想必削弱对手力量更为迫切。

那要如何削弱对手力量?讨伐弱小的鲁国,根本无法削弱。唯有与如吴国这样相对强大的敌人较量,方可最大限度地削弱对手力量,相对壮大田氏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齐若伐吴,可一举而四得也:

齐吴一战,齐军若败北,此败无非是齐国姜姓之败,无论是割地还是赔款,不但因此而让齐国公室力量弱化,而且让齐国公室威信也更低!此一得也。

齐吴一战,齐军无论胜败,参战的主力定然是国氏、高氏等各大家族为主,结局定然是损失惨重,与吴一战所取得的战果,不知要伐多少将鲁国才能得到。一战而使国、高两大家族损失惨重,夫子难道不动心么?此二得也。

齐吴一战,齐军若胜,则是夫子您的英明决策,成功阻止了吴国北上之图谋;齐军若败,亦无人非议夫子决策,反而认为夫子敢与强吴一战,实乃齐国之柱梁之臣!此三得也。

齐吴一战,势必惊醒晋楚两强!无论如何,楚、晋两国都不愿看到吴国踏马中原,更不愿中原易主成吴。这样一来,如今晋齐之敌对状态可解,与楚亦可结盟,从而将吴国死死压制在江淮以南。山东之主,仍旧非齐国莫属。若是如此,乃夫子之功也,此四得也。”

田恒听得热血沸腾,太有道理了,孔门弟子端木赐,真乃高人也。

田恒立即为齐国作出了重大战略调整:讨伐吴国!

见田恒有些急不可待的样子,端木赐摇了摇头,道:“夫子且慢,刚才所言,乃战吴,非伐吴也!战吴,是迫不得已与吴一战,而伐吴,是主动去惹,这两者性质不同。

我认为,夫子切不可伐吴。毕竟,夫子乃齐国执政相国,伐吴一旦失利,则属于重大决策失误,与夫子不利。

最好的办法,是让吴国来犯,届时夫子振臂一挥,号召全国上下奋起反抗,如此一来,无论胜负,都对夫子大为有利!”

田恒深以为然,但要如何才能让吴国主动出兵进犯齐国呢?

端木赐见计已大成,田恒完全按照自己与冉求所谋的那个框框,一步步钻了进来。现在可以走第二步了。

端木赐对田恒道:“欲使吴国伐齐,此事我等已有计议,夫子勿需烦忧。不日,我就以鲁国行人名义,出使吴国,说服吴王出兵伐齐。届时夫子只需作好迎战准备即可。”

田恒大悦,立即赠以财帛数车,供端木赐使吴所需。

端木赐也不推辞,更不作停留,急急向吴国而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