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第652章 艾陵之战(3)(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双方都是这样想的。

只有一个人,仍旧冷冷地在远处一个小高坡上,手搭凉蓬,观望着整个战场形势。

他知道,他又将创造一个历史,一个仅凭一役便全歼齐军十万大军的军事历史。

对,正是吴王夫差!

自始至终,他带着三万吴军精锐一直隐于战场南边的一个小高坡上。

这是他发明的预备队,此时,正是预备队表现的时刻到了。

一声令下,三万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吴军精锐自小高坡上冲杀下来,他们用最大中气和底气发出的“杀”响彻了天空,似乎令艾陵大地都一片颤抖。

三万如神兵般天降而来的吴军迅速加入战场,他们分三部分将齐军拦腰截断,按吴王夫差的作战部署将齐军悉数包围。

形势顿时逆转!

这真的不能怪国书,不能怪任何一位齐军将领!

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打法,他们的骨子里头,是真刀真枪面对面的冲杀,是贵族式的决斗,而非这种打了半天,却突然来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况且,这样的打法,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采用预备队,而且吴王夫差在自己一方苦苦死战时,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仍然心坚如铁,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使用预备队。

这一刻到来时,预备队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三万吴军精锐加入战团,他们唯一的使命就是杀人,杀掉一切穿着齐军军服的已经精疲力尽的齐军将士!

曾经强大的齐国技击之师的战士们终于意识到了可怕的危险,他们不再继续与眼前的敌人纠缠,他们此时唯一的念想便是逃命!

没有了士气的齐军全线崩溃!

在传统的中原战场上,哪怕是一支崩溃的军队,也是有大量的士兵逃出战场的。

但令齐军将士们绝望的是,他们几乎完全被包围了。

太阳渐渐移西,公元前484年周历5月30日,艾陵的傍晚,这是一个悲惨的傍晚,全线崩溃的齐军终于盼来了战役的结束。

只是,对齐军来讲,这是一个悲壮的结束,十万齐军,尽数被歼灭于艾陵战场!

十万呐,除极少数逃离这个修罗地狱外,其余不是战死便是被俘!

史料记载,吴俘获齐军统帅国书及大夫公孙夏、闾丘明、田书、东郭书等人,并缴获战车八百乘。

这是一场吴国争霸史上的伟大胜利,是吴王夫差的光荣。

为了这个胜利,吴王夫差准备了整整两年之多,他先是打通了淮河和长江之间的运河,实现了将淮河以南的兵力和粮草辎重通过水路迅速运至长江以北的战略目的。

仅凭这一点,他便创造了一个历史:中国历史上的最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的最早一段运河的开通,这便是大运河邯沟渠!

吴王夫差凭此战还创造了两个历史:一是这是春秋时期规模较大、较为彻底的一场围歼战。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听说过什么一战而全歼敌人十万的记载!

二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战被各诸侯国的将领们和军事家们认真研究后,普遍认可预备队的重要作用。从此,预备队便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这当然是记载齐国历史耻辱的一战,十万将士血洒疆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