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

第131章 淮茹再约,海中来找(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最新章节。

“这得问你想吃啥啊!”

“我随便啊!要不烧点肉吧!”

“那行,安排!”

许晓盛回到厨房拿出一大块猪肉出来开始处理切块,随后又拿出一只大鹅剁碎,在炕灶大锅开始红烧,满满一大锅肉估计有四十多斤,等烧得差不多又改用小火慢炖。

“这一大锅肉,这要是我们两人吃,估计得吃一个月,不过你女人多,每人吃点带点,估计也坚持不了几天!”

许晓盛听见于莉在那里嘚吧!便从空间里拿出一碗佛跳墙递给她,她接过碗后便不再吱声了,拿着勺子慢慢吃着。

“晚上主食吃什么?不会只是吃肉吧!”

“我泡点粉条,等下肉炖好之后装起一大半,剩下的直接炖粉条。”

“那也可以。”

等锅里肉炖好的时候,许晓盛拿过一个小盆子装了两个鹅腿,给于莉递了过去。

“这两个大鹅腿吃下去,晚上也不用吃饭了,最近这饭量越来越大了,现在的饭量去老阎家吃饭估计都吃不饱了!”

“能吃的下去是好事!这要农村找媳妇的标准第一条就是能吃饭,吃不下去饭的大姑娘再漂亮也没有人要,你知道为啥吗?”

“不就是吃得下饭才有力气干活吗?”

“是啊!有些大姑娘第一次去男方家里,因为不好意思吃,所以少吃一碗饭,结果婚事黄了的多得是。”

许晓盛又回到厨房,拿出两个大饭盒装了满满两盒大红烧肉炖大鹅,这是等下晚上给刘岚和秦淮茹准备的,省得她们回家去烧了,随后用盆子装了几盆,锅里还剩一盆子肉左右,大概还有三四斤肉的模样,在锅里加入泡好的粉条开始炖。

于莉吃完两个大鹅腿,便洗漱一番便回西耳房去了,没一会秦淮茹和刘岚就推门进来,随后关上院子门。

“晓盛今晚炖肉了吗?闻到肉香了!”

“猪肉大鹅炖粉条,现在吃吗?”

“吃啊!早饿了,为了晚上在你这里吃顿好的,中午我和刘岚特意少吃了一点。”

同样还是一大盆猪肉大鹅炖粉条端到大桌上,随后三人开吃,许晓盛吃了一小碗就没吃了,觉得有点太油腻了,而刘岚和秦淮茹两人吃得也比平时少点。

“太油了,感觉头晕晕的!锅里剩下的我们能带回去吃吗?”

许晓盛看了锅里还有不少,自己按照四个人泡发的粉条,于莉晚上没吃,自己只吃一小碗,两个饭盒估计是装不下去,干脆去厨房找来两个大的搪瓷茶缸子,怕她们没吃饱,又给他们带了几个菠萝包出来,让她们继续吃点。

锅里的猪肉炖粉条正好装了满满两缸子,许晓盛回到厨房拿来两个饭盒和布袋,饭盒装在布袋下面,搪瓷缸子放放在饭盒上面。

“这两个袋子等下你们每人带个回去!”

“嗯!以前总觉得菜里没油吃着没味道,现在菜里油多了吃着也头晕,明天加点青菜进去估计就行了。”

刘岚和秦淮茹去厨房收拾了一下,许晓盛给她们泡了浓茶解解油腻,随后三人坐在一起嗑瓜子聊天。

“想起来了,刘海中今天为了进保卫科,给我送礼了,我说不要,他说是路上捡的,正好是两根你们俩一人一根,拿回去可得藏好了!”

(感谢‘四合院美女女主全包’书友的秀儿打赏,也感谢各位书友的为爱发电,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
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
关于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单女主+双强+修真+修仙山中修炼十几载,下山之后,我无敌。陈天承师命,携一纸婚约,下山入都市,寻找未婚妻。
九幽月光
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
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
关于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前期有部分透剧部分,读者不喜已删除)许晓盛,情满四合院中许大茂的弟弟,天阉出生,部队转业归来加入轧钢厂,第一天上班做的事情就是搬出了大杂院,他对院子里狗屁倒灶的事情,并不是很关心,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最爱娄晓娥
旧金山往事
旧金山往事
关于旧金山往事:人生如烟花。只要曾经绚烂过,便不枉此生。——————————PS:《大牧场主》、《生在唐人街》、《华尔街传奇》、《重返洛杉矶》、《我真不想努力了》之后又一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群号:618863420
陶良辰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林胜利穿越到六零年代。本以为只是情满四合院的世界,不曾想后院居然住着近乎完美的郑娟,左手院子里住着梁拉娣,右边院子里住着爱好收藏老物件的九门提督关老爷子,胡同口还是徐慧珍的小酒馆...他是红星轧钢厂的工程师,备受领导的器重。他还是易中海的外甥,易中海夫妇对他视为己出。就这身份,说是钢厂和四合院的太子爷都不为过。禽满四合院?他表示不关他的事,他只想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秦
临海听雨
我真不想努力了
我真不想努力了
关于我真不想努力了:回国接手地产集团,恰逢大时代浪潮席卷而来。从商住房到度假村,从海边公寓到核心区写字楼,这是一个纸醉金迷的“房二代的故事。——————————群号:618863420已完结三本高定破万作品,一本均定破万,三本精品,信誉保障。
陶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