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第131章 袁绍矫诏聚诸侯,另立新君抗董卓(二)(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这吕布,绝对有问题》最新章节。

袁绍字本初,汝南阳人,司徒汤之孙。父成,五官中郎将。绍少为郎,除濮阳长,遭母忧去官。三年礼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

——《后汉书?袁绍传》

—————————————————————————————————

初夏的蝉鸣,穿透透风的木板,在濮阳城外的,那间小木屋里游走。

"公则,取出来罢。"

郭图闻言起身,玄色衣袖,带起了一阵沉水香。

他从袁绍身后屏风的暗格里,捧出一只鎏金木匣,匣盖开启的刹那,满室烛火都为之一颤。

传国玉玺的蟠龙钮,在烛光中流转着温润光泽,侧面的黄金补角,却如刀锋般刺目。

"这是……"

许攸的呼吸突然急促,伸手欲触,被身边的荀谌,按住了手腕。

"子远,慎言。"

荀谌青竹般的手指,虚点玉玺:"高祖斩白蛇,王莽篡汉,光武复兴……皆在这方圆四寸之间。"

袁绍的目光掠过众人,心中了然。

初夏的闷热,裹着槐花香飘进来,却始终化不开,他眼底的冰霜。

“诸君以为,此物……当置于何处?”

袁绍自传国玉玺亮相,根本就没拿正眼瞧过一次,即便是提起这至宝时,亦是只用了此物两字指代。

"自然是明公案前!"

逢纪猛然起身,振臂高呼,衣袖扫翻了漆盘,青梅滚落一地。

"董卓祸乱朝纲,以卑贱武人之身,废立天子,主公四世三公,乃士人典范,又得天命所归……"

他说到此处,忽然噤声。

因为他瞄见,主公袁绍的佩剑,不知何时,已然出鞘半寸。

荀谌捡起一枚青梅,置于案上,轻声道:"幽州牧刘虞,乃光武帝嫡脉。其指定的唯一继承人刘和,丧命于吕布戟下,此刻的刘虞,应该正于蓟城恸哭。"

他指尖轻推,青梅滚向玉玺。

"若以宗室,续汉祚,当可安天下士人之心。"

"荒谬!"

田丰猛地起身,窗外的槐树影,在他脸上割裂出明暗交错的纹路。

"刘伯安素来与公孙瓒不睦,若立他为帝,岂非将河北拱手让人?"

田丰转向袁绍深施一礼:"主公树起王旗,便可得带甲十万,钱粮无数,主公当……"

"当如何?"

袁绍突然轻笑,剑锋挑起田丰的衣带:"效王莽故事?"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幽幽道:"尔等,莫非是要绍,做那乱臣贼子么?"

郭图突然抚掌大笑。

“主公英明!刘虞年过六旬,膝下无嗣。待其龙驭宾天,传国玉玺不还是……”

他故意拖长的尾音,被蝉鸣吞噬,眼神却飘向了荀谌。

荀谌微微颔首,伸出一指,蘸着酒水在案上写了个"刘"字。

"汉室虽衰,人心未失。"

闷雷,在天际滚动。

槐花,被骤起的夜风卷进厅堂。

袁绍突然将玉玺,抛向了荀谌。

在众人惊呼声中,那方青玉,稳稳的落在了荀谌所写的,"刘"字之上。

"友若可知,刘伯安于昨夜,遣使送来何物?"

袁绍从怀中取出素帛展开,上面赫然是刘虞手书——"愿与盟主,共扶汉室"。

朱砂印鉴旁,还沾着泪痕,洇开了"幽州牧印"四个篆字。

“刘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