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逃生三国》最新章节。
难道你没有听说过,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只有弓弩!”
闻仲轻轻敲了敲身边的黄飞虎,低声问道:“大王这是咋的了?现在咋这么刚的呢?你确定现在上面坐着的是咱家的大王?”
黄飞虎道:“咱妹子说是,我想应该错不了。”黄飞虎这么说,那是因为自己妹子是帝辛的黄妃,同床共枕的女人,她说是就一定是。
闻仲低语道:“要不咱去问问姜王后?”
姜王后是东伯候姜桓楚的女儿,又是大商王后,母仪天下。
可纣王跟她就是不咋来电,封神演义小说中,地心之所以喜欢妲己、喜妺、王贵人几个娇滴滴的女子。
都说会撒娇的女子会好命,妲己不就充分说明了么?
但现在的纣王帝辛,女人,够用就好,撒不撒娇无所谓,能用就好。
帝辛看向太师闻仲,道:“这俩秃驴说要和咱大商掰掰手腕,太师方才征北海而回,劳苦功高。而且军士疲弊,本不应该立即掀起讨伐天族的战争,但,这两贼秃都欺负到我家门前来了,如果不用强硬手段予以惩戒,他们真当我大商无人。”
闻仲猛地直身,拱手沉声道:“大王所言极是!臣虽征北海疲弊,然释门贼秃欺辱大商、辱我道门,臣岂能坐视!即刻点兵整甲,定叫这俩秃驴知晓,我大商铁军尚在,道门威严不可犯!”
帝辛摇头道:“太师是我大商肱骨重臣,对付这样的山野小国,野地蛮邦,何须劳动太师尊驾?
不知太师有何人可以举荐,征讨这群南蛮?”
姜尚道:“大王,西岐受这些贼秃蛊惑,早就有反意,大王若要与这些蛮贼交兵,或许西岐会直接东进,也未可知。”
帝辛点点头道:“左相说得不错,寡人也有此担心。不知左相何以教寡人?”
右相商容翻了一记白眼,忽然觉得此举不妥,连忙转眼他顾。
姜尚立即起身,躬身道:“大王,前者天命钦定。西岐伐牧野,乃是顺应天时之举,如今大王痛定思痛,力改前非,上天有好生之德,早已认定西岐是为反贼。
西岐既为反贼,正当克尽全功,以讨伐不臣。
臣新至,未立尺寸之功,如今忝居高位,必然枉遭非议。臣虽不才,愿领军攻打西岐,以维持大王正统,殄灭不臣。”
帝辛笑道:“讨伐西岐之事,寡人以为正该由左相出马。
太师征北海,迁延日久,士兵疲惫,百姓困苦。正该养精蓄锐,奈何天下纷乱,贼势浩大。
尤以西岐为最,本着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原则,必须要把西岐这颗毒瘤给剜去。
姜子牙姜飞熊,你可是寡人的股肱重臣,将来也是要进入武庙十哲的存在,寡人今得太师闻仲,左相姜尚,真乃三生有幸。
此,不只是寡人之幸,亦是大商万民之幸,姜尚,国内军马任尔调遣,寡人只要你,不要让寡人及万民失望呀。”
亚相比干,忽然出班奏道:“大王,我大商自立朝以来,从未有武庙十哲,今大王既然提出,不知可有计较?”
帝辛笑道:“昔圣祖成汤伐桀,代而坐天下,且宽世济民。当为第一人。
其次,圣相伊尹,辅佐先祖,以仁德治民以安天下。乃诸相楷模。
三者,高帝武丁,武力鼎盛(征伐鬼方、土方等强敌),品德上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如傅说),开创“武丁中兴”。
其四,傅说,助高帝整军经武、稳定边疆,品德上出身寒微却忠直贤明,与伊尹并称。
其五,太师闻仲,寡人贤臣,武力碾压多数阐教金仙(持雌雄鞭、骑墨麒麟),品德上忠君护商、鞠躬尽瘁,是“忠义”标杆。
其六,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武力高强(能战阐教三代弟子),品德上佳,肯直谏,乃寡人治下名将。
第七,亚相比干,寡人王叔也。虽说是文臣,但能直面纣王死谏,品德上刚正不阿、为国捐躯,隐含“文臣赴死”的精神武力。
第八,寡人王兄启,武力不突出,但品德上忧国忧民、反对暴政,最终保全商祀,是“仁智”代表(兼顾品德与存续之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九,南伯侯鄂崇禹,品德上忠于大商、因姜桓楚被杀而死谏,是“诸侯忠烈”典型。
至于姜尚,今虽功名不显,但毕竟知兵善政,不久必是我大商治国良臣。当暂列武庙十哲之末。
对了,不知飞熊可着成《六韬》否?若能,借寡人一月可否?”
帝辛的话才刚刚说完,比干立即道:“大王,这十哲中其他人尚可,但老臣以为,当用东伯侯姜桓楚取代姜尚,一则姜桓楚,乃王后之父,二来,东伯侯克勤克俭,抵御东禺,万民景仰,当入十哲之列。”
帝辛笑道:“王叔,寡人之于国也,夙夜匪懈,不敢忘民之忧。
寡人以为,为君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且民为水,君为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民为重,君为轻。
左相新拜,亦为民之一也。而众卿亦为载寡人这破舟之水,具为水,何分彼此?”
比干听完先是一怔——显然被帝辛“民为重、不分彼此”的格局打动,随即躬身拱手,语气诚恳:“大王所言极是!老臣愚钝,只重宗亲资历,未及‘万民为水’之理,是老臣思虑不周。左相既为载舟之水,入列十哲实乃应当,老臣再无异议!”
帝辛又看向商容,笑道:“右相,不知右相以为亚相所言如何?”
商容先是拱手一礼,语气坦诚:“大王此前‘载舟之水不分彼此’的道理,已点醒老臣!亚相起初的考量虽合旧例,却不及大王‘唯民唯才’的格局。左相虽新,却有知兵善政之能,入列十哲并无不妥——老臣以为,大王定榜之策,当从!”
帝辛又看向微子启,笑道:“不知王兄可有话说?”
微子启起身拱手,语气谦和却坚定:“大王‘民为水、不分新旧’的定策,既合治国之道,又顾全贤才。左相入列,是大商得仁,老臣与亚相、右相心意一致,无半分异议!”
闻仲道:“大王,既然大王王叔、王兄及右相皆无异议,臣自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