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签到大明:肩扛两京十三省》最新章节。
这次出使之后,东楼老爹严嵩的仕途终于迎来一次新的翻跃。
这时候的严嵩在应天度过了六年的悠闲时光,担任着一个不太忙碌的尚书职位,现在已经快要六十岁了。
时间转眼到了嘉靖十三年十月,京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内阁首辅李时和礼部尚书夏言的共同努力下,严嵩被调回了京城,这次他的职务可不简单,是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还总理史馆的事务,主要负责重修《宋史》,同时还得忙着辑录历代皇帝的文章集子,以及九经二十一史等重要典籍的编纂工作。
礼部尚书“掌礼乐、贡举、封建、朝贡、祭祀、宴享、术艺、道佛之政令”。
明代礼部尚书职权范围很广,礼乐仪制,科举学校,学术文化,伦理风俗,亲藩,民族,宗教以及接待外国使臣等皆为所领。
咱们先说说这个礼部尚书是个啥官儿。
在明朝,礼部尚书那可是个相当有分量的职位,管的事儿特别多。
比如说,礼乐制度、科举考试、封赏诸侯、朝贡接待、祭祀活动、宫廷宴会、文化艺术、道教佛教这些事儿,统统都得归他管。
换句话说,从国家的大典礼仪到老百姓的风俗习惯,从国内的学术文化到外交接待外国使臣,礼部尚书都得操心。
至于礼部这个部门的由来要从周朝的时候说起:
“成周宗伯之职,则专主鬼神之祀,至合典乐、典教,内而宗国,外而裔夷,上而天官,下逮医师、膳夫、伶人之属,靡不兼总,则自我朝罢丞相以后。……故成化、弘治以来,率以翰林儒臣为之,迄由此登公孤,任辅导。”
咱们再往前追溯一下,周朝的时候有个叫宗伯的官职,那时候主要就是负责祭祀鬼神这些事儿。但到了明朝,礼部尚书的职责就大大扩展了,不仅包括了宗伯原来的祭祀工作,还加上了掌管音乐、教育,管理从国家内部到边疆各族,从天上星官到下至医生、厨师、乐师等等各行各业的事务。自从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之后,礼部尚书的权力就更加集中了。
到了成化、弘治年间,朝廷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礼部尚书这个位子,往往都是由翰林院的儒臣来担任的。这些儒臣们学识渊博,既能写又能说,非常适合处理礼部这些既需要文化底蕴又需要外交手腕的工作。
而一旦担任了礼部尚书,很多人都会步步高升,最后能做到三公、孤卿这样的高官,成为皇帝的得力助手和顾问。
在封建社会中,这个部门的重要不言而喻,更何况是在嘉靖这样一位皇帝的统治下。
严嵩这次能回到京城,并且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可见他在朝廷里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虽然他在南京的六年里,表面上看起来是闲职,但实际上严嵩并没有闲着,而是在暗中观察局势,积蓄力量。
严嵩知道,只要有机会,他就能再次回到权力的中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回到京城后,严嵩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重修《宋史》和辑录列圣文集等任务的重要性,这些工作不仅关乎国家的文化传承,更是他向皇帝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忠诚的好机会。